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葉檀:中國經濟需要朱熔基式新權威人物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8:42:40  


葉檀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訊/FT中文網日前登載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的文章“中國經濟需要朱熔基式新權威人物”,內容如下:

  經濟領域的權威力量是需要的,只是,這股力量必須受到嚴格的外力約束。

  中國經濟體制最遭詬病的是,政府插手具體細微的經濟領域,扭曲市場價格,沒有糾偏機制,一旦發生風險將遭滅頂之災。

  這些指責是正確的,但也充斥了過多的理想主義色彩。筆者所到之處,無論是工業園、科技園、文化園,無論是城市新區、商業規劃、房地產價格,都在地方政府的操控之下,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是各級政府、中國民間力量、中國新生的企業力量以及越來越強大的公民社會複雜博弈的結果。

  政府徹底退出市場,在現階段的中國是辦不到的事。別的不說,目前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新區,拉動新區房地產價格是撬動當地金融鏈條、獲得發展原始資金的第一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地方行政中心搬到新區去。筆者曾經到某個城市,五六年前政府搬到了新區,並且半強迫地把當地的大企業總部大樓遷到了政府的周邊地區,當地的報社大約在八年前到達新區,如今地價上漲,生地變成熟地,政府下令報社搬遷到更偏遠的郊區,一方面讓報社的土地在市場上賣出高價,同時能把報社所到之地的新地變成熟地。這是常見手段,筆者的一個朋友在山東與東北的高科技園區辦廠,廠房已經遷到三次,因為每次政府以扶持高科技企業的名義把生地變成熟地後,總是會想方設法把工業用地變成住宅用地,實現土地價值的最大化。

  政府如此搞笑,理應退出市場。

  奇怪的是,市場化的要求伴隨著此起彼伏爆發的民間無意識反彈——當民間資金鏈條斷裂時,財富受損的人們圍困住政府要求賠償,當聯保互保導致金融風險火燒連營時,600民企集體上書要求政府背書。我們痛恨政府之手扭曲價格,痛恨政府主導市場導致尋租空間擴大,但在關鍵時刻卻自覺地尋求權威主宰,如此深刻的悖論顯示了社會與經濟架構的複雜性。

  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邏輯簡單一些,在政府深入微觀經濟時我們痛斥尋租,在民企到政府尋求援助時,我們仍然痛斥政府平時不盡到守夜人職責。大義凜然的道德指責建立起社會的良知底線,有存在的必要,但簡單的指責無助於建立新的社會與經濟秩序,在現階段下,建立新秩序需要的是建立守法、有邊界的盡責的權威,而不是徹底推倒權威,因為,在村長賄選、農村五保戶的補貼被挪用的環境下,在士紳統治階層被連根刨除的背景下,在商業文明、商會組織正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下,從最底層建立起的權威未必會好於現有的權威。不要忘記,烏坎事件之所以呈現公民社會的一線曙光,是勇敢的烏坎人、外部公民組織與政府內部的改革力量共同推進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