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反美示威啟示錄

http://www.CRNTT.com   2012-09-19 10:03:10  


 
  《穆斯林的無知》此前在美國也沒有引起什麼反響。但當美國人得知因為這部影片掀起反美浪潮,甚至一位大使都死於由此產生的襲擊後,他們開始關注這部影片。美國人並沒有維護這部下三濫的侮辱宗教的作品,絕大多數媒體都對其進行了譴責。>

  美國政府也不例外,國務卿希拉裡稱:“我們完全反對影片內容以及寓意。這部影片令人反感,應受譴責。此片目的很邪惡,誹謗一個偉大的宗教以及激起憤怒。”在遇襲身亡的美國人的遺體回國儀式上,希拉裡再次把這段視頻形容為“愚蠢無知”、“斷難接受”。

  然而,由於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穆斯林的無知》儘管充斥褻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內容,但其製作與內容本身並不觸犯任何美國法律。當廣大穆斯林提出美國政府道歉和法辦該片導演等要求時,美國政府分別以“美國政府與此無關”和“言論自由”為由予以拒絕。只是在事態不斷擴大後,才讓有關官員以與影片無關的理由對導演進行了調查。

  美國人這種看起來很分裂的表態引發了穆斯林世界的極度不滿,一個18歲的埃及男孩對美國記者稱,“美國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卻不能封殺這部電影,這怎麼可能?他們要不就封殺它,要不就別再說自己是最強大的國家這種話了。”

  另一位相對深思熟慮的男孩則稱,“美國人有自由,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即使是自由也應該有個限度,你不能為了傷害別人而拍電影。”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人不惜冒著與伊斯蘭之間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也要維護其“言論自由”呢? 
 
  對言論容忍的尺度就是自由的尺度

  2011年3月2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判了引發全美關注的“斯奈德訴費爾普斯案”,這個案子有助於讓我們理解今天的美國究竟如何看待“言論自由”。

  費爾普斯是一個小型教會的創始人,這個教會極端仇視同性戀。由於對美國軍方過於寬容同性戀的態度非常不滿,於是多年來每當有軍人下葬,費爾普斯就率領教眾奔赴葬禮現場亮出標語,這些標語包括“感謝上帝、弄死士兵”、“上帝仇恨同性戀”、“你們會下地獄”等等。 2006年,一位叫斯奈德的父親為戰死伊拉克的愛子馬修在家鄉主持了葬禮。葬禮現場莊嚴肅穆,觀者無不動容。當晚,沉浸在悲痛中的斯奈德打開電視,突然看到費爾普斯等人正舉牌抗議。在白發人送黑發人之際,可以想象,“感謝上帝,弄死士兵”這樣的標語會對一位喪子老父造成多大的刺激。

  斯奈德以誹謗、侵犯隱私、故意造成精神傷害為由,將費爾普斯等人告上法庭。費爾普斯則援引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對“言論自由”的規定進行申辯。顯然,這是一個“言論自由”與“公民情感”的對決,在講究人情的中國,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斯奈德敗訴。在美國,這個案件也引發了激烈的爭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