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釣魚島危機中日本如何對中國嚴重誤判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10:05:19  


 
日本媒體也過於樂觀

  第二,日本政府嚴重誤判中國對於國有化方案雖然會表面反彈,但實際上會默認。不僅野田內閣,日本的學界和主流媒體直到反日遊行前都還不約而同地認為中國真正的態度是“與其讓石原購買後胡來,還不如讓日本政府國有化”,因為這並不改變實際的“現狀”。但是中國方面卻不是這樣認為的,根據中國社科院日本所長高洪的文章,2002年日本政府對釣魚島等進行“租借”時中國曾提出嚴正交涉,日方當時對中方的內部解釋是“為了保持對有關島嶼的平穩和穩定管理”,並且決定禁止任何人擅自登島以防止日本右翼分子登島引發爭端,考慮到中國無法接受國有化,經過反覆權衡,日本決定採取“租借”。現在日本用同樣的理由進行國有化,在中國看來這是故伎重演,得寸進尺,出爾反爾,中方感到被日方欺騙,並認為中國已經一讓再讓,已經忍無可忍。

  第三,日本政府嚴重誤判自認為的一些所謂的“讓步”會換來中國的“克制”。野田內閣的策略是不同意石原的登島測量計劃希望換取中國認同“國有化”是為了控制局面。8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向東京都傳達了不同意登島的決定。日本媒體的報道認為這是政府在可能面臨同石原直接對立和政府內部一部分主張在島上建設施的壓力下做出的決定,在日本看來這已經是對中國的讓步了。同一個時間段在北京還發生了日本大使公務車國旗被拔事件,客觀地說日本方面對此事的處理是低調和克制的,但這可能也被日本政府計算在“購島成本”中。日本的主流媒體當時甚至報道,在俄羅斯舉行的APEC會議(亞太經合論壇)期間中日首腦會談上,胡錦濤可能會向野田就國旗事件道歉或者由胡錦濤向野田首相發出親筆信等。的確,拔旗事件是非法的和粗魯的,但日本顯然誤判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為偶發孤立的過激行為道歉的可能性以及因此會換來在原則問題上的中方讓步。

  第四,日本政府嚴重誤判了所謂的同中方溝通渠道和方式的有效性。日本政府對於購島問題同中方的正式溝通可以說是從8月末才開始,具體操作方式是由訪華的日本外務副大臣向中國遞交野田首相致胡錦濤的親筆信。首先,溝通時間過晚以及日本方面過度相信親筆信的效力。這個時間來華溝通還不如說是單方面通告,與此同時殊不知雙方在沒有信任關係的前提下親筆信又能夠有多大的作用,更何況是來自一位即將有選舉的領導人。第二,來華溝通的官員級別較低,如此重大事件僅派遣副外務大臣來華,同8月下旬野田與石原慎太郎就國有化單獨會談相比具有極大諷刺意味,中國無疑會認為在日本政府眼里中國政府的意見還不如石原來得重要,這可能也讓中國認識到這是一個吃軟怕硬的政府。但是,日本方面顯然是過於樂觀地判斷了形勢,9月3日,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在記者會上透露中央政府同島主簽署購買合同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日本主流媒體報道說中國特別反感的是石原慎太郎而對於日本中央政府的措施的理解在擴大,中國對野田給胡錦濤的親筆信基本上也評價積極,並且期待9月9日舉行中日首腦會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