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去寧波 見證麻將的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12-11-02 10:43:32  


西安金沙首屆麻將友誼賽,老外“搓麻”有模有樣。
 
  此外,搓麻將即打麻將之意,為浙東一帶用語,如搓繩,寓意將瑣碎的東西,通過雙手連接起來。

  陳魚門加入“東南西北”四張牌,寓意帆船時代航海業對風的依賴,七海揚帆皆受風之左右,“萬筒索”也有各自的寓意,“萬”字源於萬貫財富,對財富的渴望;“索”源於海船的繩索和漁網;“筒”則寓意為水桶,航海中淡水稀缺寶貴,水桶為生命象徵。取名“麻雀”為吉祥之意,航海中,看到麻雀落船,說明陸地不遠,行將到岸。

  2001年,經過各方努力後,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陳氏宗祠改建的寧波麻將博物館順利開館,陳列著世界各地的各式材料做成的麻將上百副,據講解人員介紹,展品都是來自海內外麻將愛好者的捐贈。

  現場講解員告訴本刊記者,因美國多數人不認識漢字,美國麻將的“萬”字上面都標有數字,以提示區分。在整個場館內,麻將捐贈數量,美國排第一。(黃柯傑 本文部分資料由寧波麻將博物館提供 來源: 瞭望東方周刊 2012-02-08 13:16)   
延伸閱讀:我們的"麻友"遍天下 西方人愛上中國麻將 
 
  中國有句老話:“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現在,麻將這項古老遊戲遠渡重洋,儼然成為老外熱衷的桌上遊戲。

  11月28日至30日,美國麻將協會舉辦了第一屆北美麻將聯賽。各種膚色的西方人在牌桌上“拼殺”,嘩啦啦的洗牌聲中不斷傳出“吃、碰、杠、和”等極具中國特色的麻將術語。

  在訪華期間,歐洲麻將協會會長蒂娜.克裡斯丁森也透露,麻將在歐洲廣受歡迎,每年歐洲麻將大賽能吸引500多名選手參賽。網友驚呼,“西方人都不能阻止麻將了。”

“我愛上了麻將”

  “以前我知道中國人能將食物做得花樣百出,沒想到還能將這些四四方方的‘小磚頭’玩得如此出神入化。”美國人查爾斯.戈爾茨坦對記者說。

  現年56歲的查爾斯是奧克蘭市一家房屋中介的銷售,今年6月他的鄰居凱蒂老太太邀請他去做客。查爾斯除了享用了一頓美味的中國菜,還被一盒“小磚塊”所吸引。

  “這些‘玩具’上面的花紋很漂亮,有的是中國字,有些是圖畫,有植物有花鳥,漂亮極了。”查爾斯說。

  鄰居凱蒂一家是來自香港的移民,見查爾斯對麻將如此感興趣,就開始教他玩廣東麻將。“我以前喜歡彈鋼琴和拉小提琴,但最近我瘋狂愛上了麻將,你們中國人好像說玩麻將會上癮,我想我應該是上癮了。”查爾斯說。

  對一個老外而言,學麻將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且不說那些杠上開花、天和、地和的贏牌方式讓查爾斯焦頭爛額,就連每一張牌叫什麼都讓他難以招架。“我打牌非常慢,學得也很慢,經常要想很久,凱蒂說我們這種人叫‘站長’。”

  儘管已經學了幾個月的麻將,他依然“菜鳥”,有時拿到一手好牌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和“大和”,甚至還會將好牌打出去。他說:“我的牌友常常會抱怨我用小和破壞了他們的好局,他們還教我一句成語‘暴殄天物’。這個單詞跟你們的麻將一樣複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