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大選能否擺脫民粹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2-11-30 10:21:58  


 
  首先,對於現任首相野田應當正確評價。目前野田支持率已經低於20%,但必須看到野田在某種程度上是近年來相對有所作為的首相。比如野田政府為幾屆政府都沒有能夠實現的消費稅改革打下了基礎,儘管付出了黨內分裂的政治代價和政權的弱化。然而必須看到,在財政緊張的狀況下,無論誰上台可以有的選擇項目並不多,不讓國民承擔痛苦的政府是不可能的。

  第二,對於自民黨和“第三極”的期待必須理性。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以相當保守的政治姿態參與競選活動,但不要忘記目前日本國會的兩院之間的扭曲現象開始於安倍晉三執政時期的2007年的參議院選舉失敗後,而他以健康原因突然辭職的做法也頗具爭議。“第三極”政治勢力雖然提出所謂的大同團結,但是要看到石原慎太郎的太陽的黨和橋本徹的日本維新會在基本政策方面是有區別的,這種機會主義的結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自民黨不行選舉民主黨,民主黨不行選舉“第三極”在政治上是輕率。

  第三,日本選民要認識到期待一個政黨或者一個政治人物一口氣解決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想一下子解決很多問題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夢。那些看上去很有勇氣的口號雖然很容易誘惑國民,但卻很可能是“劣酒解渴”。在日本國內,由於財政危機和老齡化使得政府必須向國民提出更多的負擔,但政治家為了討好選民不說真話,在選舉中那些提出樂觀主義主張的在野黨當選,當選後卻不能實現諾言。在外交上,主張對鄰國採取“毅然的態度”,看上去很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但是不是有助於外交關係的改善卻沒有得到什麼討論。誇誇其談修改憲法和實現集團自衛權,卻對於日本法院裁定的選舉選票不平等的違反憲法的問題視而不見。

  選舉民主制度的重大弱點是政治家不願意向選民說明伴隨著痛苦的政治現實,而努力把問題往後拖,這就要求日本選民具有獨立判斷能力,不僅要聽政治家做出什麼樣的動聽承諾,而且需要確認這些承諾是不是可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選舉對於日本選民成熟也許是一個機會。

  作者是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2-11-3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