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年賺兩百億,“郵老大”為何還在乎十億“份子錢”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16:32  


 
  可中國郵政普遍服務的盈利哪裡去了?有報道表示,在老百姓寄平信越來越少的同時,各類商業性的信函、大宗單位的商務信函卻急速上升。這在中國郵政年報裡也能看出端倪,該年報顯示:“(在函件業務)繼續推出汽車、金融、零售等行業網站和直郵解決方案,為重點行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直郵服務。”郵政年報同時也顯示,2011年,中國郵政提供函件服務73.8億件,而2010年是74億件,函件少了,可收入卻多了,2011年全國函件業務收入122.8億元,同比增長11.7%。顯然,盈利能力強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郵政普遍服務包涵的形式廣泛,像個黑箱子,而在這個箱子裡到底裝的什麼,只有郵政集團自己知道。

  其次,服務水平沒搞上去,卻只要求補貼說不過去

  2010年,萬國郵聯公布的全球郵政服務能力排名中,中國排在百名開外。普遍服務水平的低下也有來自央視記者的證明,他們今年實驗寄了100封平信,結果發現,只收到67封,丟失率有33%。作為公共服務,如果只知道要錢而不提高本身水平,實在說不過去。

  最重要的是,財政一直有巨額補貼,這次很可能是兩部門扯皮,最後殃及快遞業“池魚”

  很多評論都說,郵政普遍服務的虧損是公共服務的虧損,應該由財政買單,實際上,財政也早就在這麼做。

  2006年,《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覆》中規定,“集團公司要建立健全成本削減激勵機制,在保證普遍服務能力和服務標準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普遍服務成本,在此基礎上,郵政普遍服務虧損由國家財政補貼。”而每年,因普遍服務之名,郵政集團都能夠在財政部拿到相當豐足的補貼。根據全國財政決算,2010年是55.95億元,2011年是99.43億元(55.94億元是對郵政普遍服務的補貼,41.35億元列為其它郵政支出)。

  可在中國郵政集團的官網上,也公布了一份2011年決算公告,在這份非常不完善的報告中,收入幾乎全部來自財政撥款,有75.54億元左右。而支出為75.2億,其中,用於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以及郵政服務“三農”支出50億元,用於消化歷史遺留問題25億元。在財政撥款上,中國郵政集團的決算和財政部的決算竟然差了20多億元。究竟這筆錢跑到哪裡去了呢?而把那份招股說明書中所有郵政分公司的虧損加起來,是51.8億元。要知道,這些虧損中還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是因為普遍郵政服務虧的,又多少是增值服務虧的。這其中也應該沒多少用於郵政基建的錢,因為,資料顯示,過去三年,國家發改委已累積下達全國7679個局所、11.67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推進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到,郵政集團的財政補貼實在是很多,而且不知究竟如何使用。

  對此,去年的一篇報道曾經說明了為什麼財政部要研究徵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事宜——“每年郵政都盡可能把虧損蛋糕做大往上報,希望爭取更多補貼,這造成郵政部門報的數,財政部門不認可。最後形成了對郵政補貼的拖欠問題。財政部每次都是分批給錢,郵政的申報材料經常會被打回去。所以,兩個部門都希望盡快啟動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徵收工作。”而在2011年的中央財政決算中,財政部解釋為什麼交通運輸大項的預算少了,確實也是這麼說的,“低於預算主要是據實結算的郵政普遍服務補貼支出減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