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晚清憲政改革:曾是國人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

http://www.CRNTT.com   2013-08-25 09:15:42  


 
胎死腹中的議院

  議院,多麼誘人的字眼。在一百年前,我們曾如此真切地與之擦肩而過,歷史到底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在清末,以對待憲政改革的態度為標準,統治集團內部存在著三種不同的論調,反對、緩行和速行。

  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不同君憲主張,就其主觀動機而言,還是探求一種新的統治方法,而非作為欺騙愚弄國民的權宜之計出現的。它是統治集團對國內外政治局勢和統治危機作出的本能反應,是清廷繼洋務運動、庚辛新政等改革自救運動後的一次最高層的改革嘗試。這一嘗試雖然淺嘗輒止,但卻反映出某種歷史的必然。

  當然,如果要苛責的話,清廷的預備立憲和統治集團內部關於君主立憲的議論主張也可以被斥為“假借立憲之名,以固其萬年無道之基”。然而,從近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史的角度去看,它確實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幾千年來,一直被視為天經地義、至善盡美的封建專制制度,受到改良派和革命派不同程度的批評和否定,對於國人來說確實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

  然而,歷史不容假設。拂去時代的煙塵,“宣統五年開議會”的詔諭引人遐想,因為它畢竟是第一次由最高統治者口中吐出的允諾。

  歷史是容易被遺忘的,如今的人們早已忘記了那些曾經為這個古老國家的轉型而努力奔波的人們,只因為他們沒有成功地推行憲政,也未曾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色彩。這一切,和一百年前那個飄落的憲政夢一樣,都最終湮滅在滾滾的歷史浪潮之中。(法制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