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留美越南青年眼中的國家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11:57:27  


 
“1979年的那場戰爭被完全遺忘了”

  在紐約中國城的一家越南餐廳裡,常常有客人叫賈斯丁“安南仔”(越南人對華人的侮辱性稱呼),在這裡打工的學生賈斯丁很生氣,但只能沉默地回到桌前,繼續將水漬擦幹。

  2013年5月,賈斯丁已成為紐約市立大學的新生,他利用周末在這家餐廳打工,因為在這裡“可以同時說廣東話、越南話和英語”。

  賈斯丁是越南的第三代華人。112年前,賈斯丁的祖輩從中國廣東南海的漁村,徒步走過中越邊界,成為越南人。今年,賈斯丁和他的父母剛剛離開了生活一百多年的胡志明市,舉家移民美國紐約。

  移民前,賈斯丁“連湄公河那邊是什麼都不知道”。在越南,賈斯丁的家族是越南單車和摩托車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他說這已是越南華人能夠取得的最高成就。

  同樣的事業,賈斯丁的家人需要付出比越南人更多的努力。“因為戰爭,我爸爸沒有上過一天學,做生意時如果看不懂文件,越南警察就會過來找麻煩和要錢。”賈斯丁說,越南的身份證明上會給華人印上特殊的標記,警察在執法時也會對華人特別“關照”。“警察不是在逼商人向政府交稅,而是在逼華人向公務員賄賂。”

  賈斯丁的祖輩以手工藝品起家,上世紀80年代越南開展負資產運動,在全國範圍放開物價,嚴重的通貨膨脹使賈斯丁的爺爺奶奶從富甲一方的地主變得一無所有。賈斯丁說,他不希望再像爸爸一樣從頭開始,所以他要去美國,“讓自己的下一代過得更幸福”。

  賈斯丁說,越南華人只對賺錢更感興趣,政治這條路,對華人而言“基本走不通”,“華人去競選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因為政府會查參選人的背景,華人參選者會被直接淘汰”。

  賈斯丁說,雖然他和家人都是越南籍,但他們的生意仍然受到政府的監控。“理論上我們(華人和越南人)應該是平等的。”但他說,政府仍然擔心,華人積累太多的財富會對越南的穩定造成威脅,越南人不但害怕華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更害怕他們和中國聯繫太密切。

  在越南,黨、政府與人民對中國的態度不盡相同:“黨與黨的關係一直很好,但政府和政府間一般,而很多越南人不喜歡華人。”

  “雖然越南與中國和美國都發生過戰爭。”賈斯丁說,“但他們更憎恨中國。”即使到了美國,作為越南籍華裔,賈斯丁仍然會遇到很多帶有偏見的目光:“越南人喜歡用不禮貌的詞來形容我們,聽得多了就覺得反感。”

  “比如說在越南歷史教科書裡,1979年的那場戰爭被完全遺忘了。”賈斯丁說,“在越南,這場戰爭只存在於老人的回憶中。”

  中國社科院越南問題專家潘金娥解釋,對這段歷史的弱化,來自1991年中越關係恢復時政府間達成的一個協議。“在中越交往中斷十年時,兩國都想排除阻力,盡快恢復關係。中越政府都認為與其在教科書中爭論戰爭的對錯,不如先將戰爭放下,發展兩國關係,將這場戰爭交給歷史來判斷。”

  在中越交往中,同樣被弱化的,還有兩國間的文化和資訊往來。童年時,賈斯丁最喜歡看的電視劇,就是六小齡童版的《西游記》,因為“裡面拍到了中國的很多美景”。每年暑假看《西游記》已經成為賈斯丁一家的習慣,賈斯丁說,“當時《還珠格格》、《笑傲江湖》在越南也很流行”。

  但從2006年開始,越南家庭中能夠接收到的中國電視節目越來越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