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3-10-15 07:56:10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開始進入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怎樣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呢?

  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文章表示,2010—2012年,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由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從國內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或稱增長階段轉換期。在這個新階段,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宏觀調控方面來說,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把握好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幅度,也就是把握好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

  關於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幅度問題,近兩年多來引起學術界的熱烈討論。有觀點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是一個大幅度的突變過程。也有觀點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可以是一個逐步的漸進過程,先由“高速”降到“中高速”,然後再降到“中速”,分階段地下降。從近幾年實際經濟運行的情況看,從2010年第二季度算起,至2013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連續13個季度下滑。這一下滑趨勢給現實經濟生活帶來許多問題,並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擔憂。國際上,中國經濟“惡化論”、“崩潰論”、“硬著陸論”、“復甦夭折論”等說法再次泛起。

  在國內外新的經濟環境背景下,面對經濟增速的這種下滑趨勢,經濟增速降到哪里為底?宏觀調控究竟要不要“出手”?這些問題突出起來。2013年6月中旬以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措施,7、8月份,經濟運行的許多指標出現企穩向好勢頭,並初步穩定了市場預期。但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不確定因素很多,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仍很大。 

  關注宏觀調控中的三個重要命題

  文章分析,針對經濟運行的新形勢、新問題,這次宏觀調控提出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命題:

  一是關於宏觀調控的指導原則,提出“穩中有為”的命題,即宏觀調控要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穩中有為。這回答了宏觀調控要不要“出手”的問題。

  二是關於宏觀調控的政策規則,提出“合理區間”的命題,即宏觀調控要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這回答了宏觀調控什麼時候“出手”和怎樣“出手”的問題。

  三是關於宏觀調控的換擋定位,提出“中高速增長”的命題,即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宏觀調控要保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這回答了宏觀調控“出手”的力度問題,要維持中高速增長,防止經濟增速大幅度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