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越南新娘”:婚姻市場的風險和門檻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11:31:58  


 
  即便如此小心謹慎,也有可能成為待宰羔羊。“中介過去之後,由於語言不通,對當地的環境也不熟悉,很多人都說不上話,完全由‘養媽’安排,只能對他們言聽計從。”為中介牽線的男青年王迪說,越南的中介人無論男女都稱為“養媽”,他們負責尋找當地的新娘資源,與中國的中介對接。中介對女孩的了解完全來自“養媽”提供的信息,只有相親成功後,才能去女方家裡,不過,即使見面,能夠掌握的真實情況也相當有限。“利益最大的還是‘養媽’,他們經常坐地起價,只能先帶一兩個人觀察,沒有做過是鑒別不了的。”王迪說。

  而騙財只不過是所有風險當中最小的一種,有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多名中介都向《南風窗》記者講述了去年發生的中介被殺事件。“一個中介是被客戶追到越南殺掉的,另一起發生在國內,聽說殺人的逃到了柬埔寨,後來就沒有消息了。”中介王成業說,新娘跑了,客戶找中介要個說法,希望能賠一個,中介把責任都推到了客戶身上。“有些打工的人一個月才賺2000多塊錢,辛苦五六年才攢夠幾萬塊,說沒就沒了,肯定會拼命的。”王成業說。

  儘管如此,中介依然甘冒其險。他們知道,趨之若鶩的單身漢們是永不枯竭的財源。

一場賭博

  來自全國各地的單身漢組團、由中介帶隊,赴越南與女孩見面,雙方挑選相親成功後,去女孩家中舉行婚禮,然後辦理單身證明和入境手續,最終帶回中國。

  最近,江西、福建等地查出了幾例越南新娘艾滋病患者。這是尋找“越南新娘”者面臨的風險之一。然而,騙婚、黑中介、禍及家庭,並沒有使跨國相親的熱度降低。12月13日,中國駐越南使館參贊刁其躍給《南風窗》記者的書面回覆稱,從2012年至今,駐越使領館已認證1.8萬多份越南女性的無配偶證明,赴華“越南新娘”人數與2000年之前相比有明顯上升。
  
  以貧窮、大齡的底層青年為主體的中國單身漢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了終身大事。他們無一例外都曾經遭受過婚戀的打擊,對中國女孩的失望讓他們對越南女孩傳說中的賢惠、孝順和溫柔充滿幻想。房子、收入、家庭條件,那些在國內的婚姻基石中高不可攀的微薄身家,到了越南便能夠折算成一定的資本。對他們來說,娶越南新娘不僅僅是對自己和家族的一個交待,更能滿足對過往挫折的報復性快感。

  作為中介牽線人,王迪也有找越南新娘的打算。他打工月入7000元,父母每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不到1000,談過的3個女朋友都嫌他家庭條件不好。雖然王迪出手大方,幾次戀愛花掉了10多萬積蓄,但仍然無法結婚。“她們跟你談戀愛可以,但找老公就不行”,王迪這樣總結自己的失敗經驗,家裡已經催得很緊了,找越南新娘是他最後的選擇。

  “作為男人,第一位是金錢事業,第二位就是娶老婆。第一件已經無望了,那就只剩下第二件,所以很多人都是想去越南賭一把,哪怕被騙,大不了就是兩年工白打了。”王迪道出了大多數單身漢的心理狀態。成本低,而成功率極高。娶回年輕漂亮的越南新娘,婚姻資源分配中原本的劣勢者才能感受到逃離底端的解脫,從被挑選的“商品”變成高高在上的“買主”。與他們在社會階層中所處的位置相比,這樣的戲劇性改變讓他們獲得了安慰。“賭博”因此充滿誘惑。

  “其實這就是跨國相親加閃婚”,趙海東為自己的“行業”正名。事實上,當“越南新娘”早已成為婚姻交易的符號,沒有人會把趙海東這樣的中介看做“紅娘”,包括他的“客戶”。“買個老婆多少錢”、“跑了怎麼辦”,是很多有意尋找“越南新娘”的咨詢者必問的兩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