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政治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4-01-20 11:20:25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訊/《南風窗》雜誌日前刊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輝的文章《中國政治新趨勢》,文章說,如何通過制度性的改革,促進並保障普通的公民和勞動者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參與政治進程,不但捍衛自己的權利,而且也形成公共生活,是中國政治改革的核心問題。如果只是以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綱領和凱恩斯主義的福利綱領加以拼凑,不可能提供應對當代挑戰的治理結構和治理能力。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總書記習近平任組長。

  而從改革內容上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規劃了幾乎所有的領域,不但涉及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國防等各大領域,而且具體到生育和養老政策、高考形式、院士退出制度及具體的財政稅收方面的改革。在這個意義上,政黨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未來,很像是一份向全國人民發布的國情咨文。

  這次三中全會還提出了黨內的法規及按照這些法規治理黨的問題,這也留下了兩個需要重新整合的程序問題,一是執政黨的法規與國家憲法之間的銜接,二是執政黨通過政策的法規化對國家權力分工進行賦權的過程與“兩會”程序(審議、賦權、監督、協商等)之間的關係問題。

  這背後是當前世界各國執政黨面臨的共同問題:第一,效率、產權明晰不可能解決政治合法性問題;第二,去政治化導致政黨的傳統合法性資源喪失效能;第三,新的訴求是民主性質的,即普通民眾要求平等,重建社會和自主性的社會網絡。所有這些問題都涉及政黨與國家的關係,對中國來說,就是如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革和完善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問題。

  政黨政治新趨勢

  執政黨在國家結構中地位的變化不是中國的獨有現象。在西方,多黨或兩黨民主的結構是穩定的,但功能已經有很大的問題,其核心問題是競爭性的政黨都在國家化的過程中,原有的政治競爭已經讓位於單純的選舉政治。這也表明傳統的西方政黨競爭政治形式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縱觀世界各國,政黨與國家的關係日趨緊密是在20世紀晚期到21世紀逐漸明確化的一個普遍趨勢,也就是說,基本的政治構造正在發生變化。當然這是漫長的變化,政黨在形式上不會完全改變,還是叫政黨。但是需要在理論上闡釋清楚這個問題,否則政治改革的方向就是不清晰的。例如,在設計政治制度的時候,仍然按照西方的傳統政治理論,把黨、國家等等區分得很清楚,並按照這個傳統邏輯推進政治改革,恐怕不能產生真正的效果。我們需要了解,政黨為什麼在當代條件下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預示著什麼樣的政治趨勢,它產生的必然性及所面臨的挑戰、危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