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在野整合也將難逆以轉台北市長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8:55:31  


 
  洪智坤的提案若能獲中執會通過,看來將會在台北市營造一種泛綠陣營大團結的氛圍,並為柯文哲放出一條生路。但柯文哲似乎是並不領情。昨日他就在一個名為“白色的力量”的演講會上聲稱,他將是由台灣公民社會提名的參選人,並在面對泛綠陣營整合腳步緩慢的狀況下,將會一定參選到底,現階段就是向前衝。

  “白色力量”、“公民社會”這些概念,很顯然是受到去年“白衫軍”運動的啟發,實際上直到如今柯文哲仍然拒絕加入民進黨,就是希望能夠採用“白衫軍”的模式,跳脫政黨惡鬥的臼穴,開闢“第三條道路”。但由公民社會提名,似還是一句空話,只能將之解讀為一種社會政治現象,而不是真的由一個名叫“公民社會”的政黨或政團提名。除非是在提名前,能夠成立這麼一個政黨或政團,並向“內政部”進行人民團體的登記。然而,這樣又將有逆柯文哲跳脫政黨惡鬥的初衷。

  何況,相信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的參選人,必然會反對並抵制洪智坤的這份提案。因為以柯文哲目前的民調走勢,肯定將會獲得民進黨“禮讓”,亦即民進黨不但不會在台北市提名候選人,而且還將傾全黨之力,支持以無黨籍參選的柯文哲。倘此,民進黨在台北市就無法實行“母雞帶小雞”的選舉策略,亦即沒有黨的市長候選人充任“母雞”,烘帶市議員這些“小鶏”的選情。而既然柯文哲標榜自己是無黨籍,也就更不會為民進黨的台北市議員候選人站台助選,以免與民進黨扯上任何關係。這麼一弄,民進黨不但是將放棄台北市長,也將放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讓他們“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柯文哲會這樣做,關鍵還在於“白色力量”。實際上,去年“白衫軍”活動時,主辦者就拒絕民進黨趁機“抽水”,並在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等民進黨“天王”到場時,只准他們以個人身份參與,不能帶有民進黨的任何成分。現在,柯文哲雖然希望能夠獲得民進黨的支持,卻又不願加入民進黨,更不願民進黨介入其選務,完全拒絕民進黨“抽水”。

  然而,“白色力量”只是柯文哲的單廂情願。在台北市,到選舉的最後階段還是將會自然形成藍綠對決,柯文哲將會討不到任何便宜。目前的假像,主要是因為台北市民對馬英九、蘇貞昌都不滿意,也是對連勝文遲遲不表態的不耐煩。柯文哲似是充當了“民怨發洩口”的角色,但相信只是在初選前才出現。當初選結束,正式進入選戰後,藍綠選民就將各自自動歸位。泛藍選民即使是對馬政府如何有意見,也不願將台北市白白奉送於非國民黨籍的候選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