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在野整合也將難逆以轉台北市長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8:55:31  


 
  有人說,包括台北市長在內的“七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兩岸關係因素不會成為選戰的重點。但形勢的發展似乎並非如此,爭取連任的縣市長都希望能有政績,而在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連民進黨籍的縣市長為了政績也頻密地前往大陸推銷漁農產品,陳菊還希望大陸多開闢到高雄的航線,大陸旅遊團客以高雄國際機場為進出口岸。在此情況下,縣市長的選情又怎能脫離得了兩岸關係?反而是兩岸關係因素將會越來越明顯地摻入到地方選舉中去。

  台北市也不例外,本來已在高鐵通車後趨於沒落的松山機場,因為兩岸直航而獲得新生;大陸自由行遊客使得市內酒店、旅遊、飲食、計程車等行業生意興旺。怎能說與兩岸關係無關?這些行業的選民在投票時,當然不會打破自己的“飯碗”,將選票投給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進黨候選人。而這個因素,就是連勝文的利多強項。

  也正因為如此,連戰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他一反過去國民黨人在選舉季節時,為擔心被對手“抹紅”而暫停登陸活動的慣例,特意在其兒子連勝文正式宣佈宣佈參選的前夕,訪問北京並與習近平會面。結果,由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歷史潮流,更由於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談話得到台灣民眾的共鳴,因而只是台聯黨叫嚷了幾聲之外,民進黨不敢逆台灣民意而動,反而是柯文哲被呂秀蓮“抹紅”。很明顯,這次“習連會”對連勝文的選情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更由於這次跟隨連戰訪問大陸的,既有郭台銘這樣的大企業家,也有星雲大師這樣的宗教領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因而對連勝文的選情頗為有利,必將會在最後促成藍綠對決,這也將是兩岸關係因素正式摻入地方選舉的重要標誌。再加上連勝文團隊有台北市府的重要人物,可讓希望選出能夠治理好市政事務而不是只會耍嘴皮的市長的選民們放心,因而連勝文勝出的機率將會較高。

  對此,柯文哲是警覺到了的。因此,他說自己曾到過大陸十八次,並向大陸介紹葉克膜技術。但這與連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相比,柯文哲的這些“大陸經驗”,也就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