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磚國家邁出整合全球金融資源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4-07-18 08:45:33  


 
  但是,今天的全球經濟與金融格局畢竟與70年前已大不同,在發展依然為第一要務的大背景下,全球每年僅僅是基礎建投資需求就高達1萬億美元,而世界銀行僅能提供600億美元左右,若加上來自私營部門的1500億美元投資,最多也只能滿足五分之一的投資需求,高達8000億美元的投資缺口,顯然需要新的機制化平台來協調解決;而世界銀行提供的貸款額度,在金融危機之後已連續4年下跌,去年只有315.47億美元,顯然,這點貸款是遠遠無法滿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的。另一方面,肩負著全球金融穩定重任的IMF,其在自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後的歐債危機中的表現,不是嵌入了太多主導國的利益,就是碌碌無為的救助。不僅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期望相去甚遠,甚至也令歐元區的窮國大感不滿。而改革上述兩大國際經濟組織的呼聲,儘管在最近5年不斷高漲,但基於現有的制度化霸權機制的慣性,要徹底改革治理機制,可謂說易行難。

  正是在上述國際背景下,有實力也有意願的金磚國家,適時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應急儲備基金,既是為了打造金磚國家之間的制度化和持續性溝通與協調機制,更是通過向區域乃至全球提供金融公共產品服務尤其是金融安全保證,將金磚國家打造成積極參與乃至主導全球秩序治理的重要一極。

  文章指出,成立金磚銀行與建立應急儲備基金,只是金磚國家邁出整合全球金融資源的第一步,本身存在競合關係的金磚各國,現在先要解決的,是各自利益訴求的共性化安排。也就是說,金磚國家要拿出十二分的使命擔當,合理解決利益分歧,這樣才有可能形成合力,增強機制化平台的生命力。其次,暫時不缺錢的金磚國家,在危機時刻相信可以拿出數以千億美元的救助基金,但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顯然還顯著缺乏國際協作經驗,一旦在解決危機過程中遇到挫折,其下一步的行為安排如何展開,無論如何要有預案。作為改革既有秩序的新生力量,金磚國家儘管有熱情有動力,但眼下還普遍缺乏可以撬動國際經濟治理機制改革的力量杠杆。換句話說,金磚銀行眼下最重要的任務並非打破由世行和IMF主宰的國際金融體系,而是如何盡快在金磚國家中達成對金磚銀行的運轉原則的共識。因為,只要金磚國家的貨幣還不是國際儲備貨幣,其行為空間就依然跳不開美元的戰略鎖定,而如何與美國主導下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形成有效合作與共生關係,同樣是高難度命題。

  從中長期來看,金磚國家有實力提供總額為5000億美元的金融開發與穩定基金。為了服務全球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的大目標,適當時候,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應急儲備基金不妨考慮吸收德國等工業化國家以及韓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資金加入,如果這樣,則既增加了代表性,又能擴大力量基礎,不僅有可能構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機制,還有利於打造三邊均勢貨幣的穩定格局,促進既有國際金融秩序的治理改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