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國際資本緣何棄新投舊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08:11:31  


強烈吸引著國際資本的另一個原因還有,歐洲早已是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一個具有文化內涵的社會,一個將歷史與現代、利益與道德有機結合的社會。
  中評社北京9月2日訊/財富中文網日前登載趙永升文章《揭秘國際資本緣何棄新投舊》分析認為,近期,包括李嘉誠家族在內的國際資本似乎正在撤離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重投歐洲等老牌市場的懷抱。一方面是因為新興市場近期表現不穩定,相形之下,歐洲經濟形勢因危機緩和而表現出一定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歐洲資產正在折價甩賣。

  觀察近期涉及歐洲投資領域的報道,篇幅最多的恐怕就是諸多國際資本“逃離”新興市場、重返歐洲的新聞,而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則是李嘉誠對英國投資偏好的加濃。作為一代“香港夢”代表的李氏家族顯然已流露出越來越濃厚的“歐洲情結”。迄今,李嘉誠旗下約一半的公司資產都已轉移到了歐洲,而三年來的海外併購金額累計更是高達1,445億港元,難怪有人戲稱李嘉誠之子“幾乎購買了整個英國”。

  有些評論認為資本“逃離”新興市場是由於歐洲經濟復甦所致。筆者以為遠沒有那麼簡單。儘管形勢略有好轉,但歐洲還是原來的歐洲,只是面對近期表現不穩定的新興經濟體,歐盟相比之下確實表現出了顯著的“比較優勢”(CA: Comparative Advantages),進而引發相當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其實,歐洲還是原來的歐洲。雖然大家談的少了,但歐債危機依然在發酵。誠然,歐債危機確實不如原來那麼嚴重了,歐洲經濟的“頽勢”也在逐漸減弱。根據歐盟統計局14日公布的GDP數據,歐元區17國和歐盟27國第二季度GDP環比均增長了0.3%,創下了2011年一季度以來的新高。作為歐盟兩個“火車頭”的德國和法國,二季度GDP增長分別為0.7%和0.5%,分別為這兩個國家一年多來和2011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超過預期的經濟表現自然釋放出一定程度的經濟好轉信號。當然,歐洲要真正走出困境尚需時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