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長短期政策結合緩解“融資貴”

http://www.CRNTT.com   2014-07-31 09:12:34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今年以來,儘管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裕,利率水平平穩走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卻依然居高不下。3月末,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37%,比年初上升0.23個百分點;同期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則上升6.84個百分點。在非信貸融資渠道中,信托、委托等融資利率超過10%的狀況比比皆是;有些小微企業通過中介代理公司獲得融資的成本更達到20%以上。 

  五大原因導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中國證券報發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文章表示,融資供求關係持續偏緊是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基礎性因素。目前,中國廣義貨幣M2與GDP之比已經偏高,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理所應當的。在這種供求關係偏緊的大背景下,融資成本持續存在上升壓力。

  經濟增速放緩是融資成本高企的周期性原因。在此環境下,銀行與類信貸投放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放貸趨於謹慎,信用風險的溢價要求總體有所提高。

  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高價融資推高市場成本。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等領域的融資需求旺盛,且對利率不敏感使其能夠承受較高的融資利率,進而帶動市場利率提升。

  銀行負債成本快速上升是貸款利率高的主要直接原因。利率市場化推進帶來金融機構負債成本持續上升,而不合理的存貸比考核制度使銀行不得不想盡辦法獲取存款,進一步推高了負債成本。

  直接融資滯步不前和類信貸迅速發展,是融資成本高企的金融結構性原因。在直接融資滯步不前,信貸投放難以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資金成本較高、參與機構眾多的類信貸包括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等快速發展,推動了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短期看應合理適度增加信貸投放規模

  文章認為,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只有長短期政策相結合,才能逐步實現這一目標。

  從短期來看,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