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李嘉誠能否“回心轉意”

http://www.CRNTT.com   2014-10-08 10:01:03  


9月22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以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左一為李嘉誠。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訊/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以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9月22日 新華網)。

  大家注意到,在習近平會見香港工商界代表時,坐最前排的訪問團代表,依次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嘉裡主席郭鶴年、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光正、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及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

  近期圍繞“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白皮書、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政改的決定,香港社會出現一些爭論,有人認為中央對港政策變了。習主席在談話中強調“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正是對質疑聲音旗幟鮮明的回應,也給香港政商各界吃了一顆定心丸。

  俗話說,有言在先。中央政府在處理香港問題上始終按照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六號公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執行。就拿在香港爭議最大的2017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中央政府一直在致力於維護基本法的權威性。

  旭日集團董事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楊釗說:“會見一開始就是人情味很重的開場。這是習主席很自然情感的流露,表示國家領導人時刻都掛著香港市民。”楊釗說:“給我們一種自己人講家裡話的感覺。”可以說,這次會見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見,統一了香港工商界專業界的思想,達到了預期目的。

  在習近平會見香港工商專業界訪京團中有許多商業巨子,其中近期備受社會關注的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赫然在列。這兩年以來,李嘉誠受到關注的一個原因是,長和系不斷從香港和內地拋售物業撤資,今年以來有加速跡象;同時,近期李嘉誠系在內地囤地也備受媒體詬病。有媒體瞎猜測其從香港和內地撤資是出於某種政治原因,其中包括擔心中央政府對香港政策會有所變化。習近平主席面對面告訴李嘉誠先生“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給李嘉誠吃了定心丸,按照李嘉誠先生以及在座的許多商業巨子們的影響力,必將使得廣大香港工商界專業界也受到正面影響。

  不過,筆者始終認為,李嘉誠先生近幾年從香港和大陸賣掉物業撤走歐洲並不是出於什麼政治原因,而完全是一種經濟行為。去除李嘉誠先生身上的亞洲首富等光環後,其本質是商人。商人就是要利用資本賺取最大利益的。也就是說,資本的本性就是哪裡有投資機會,哪裡有錢可賺,哪裡市場前景好就投向哪裡,流向哪裡。

  目前,在後金融危機時期,金融危機的“餘孽”對新興市場體國家影響越來越大:出口導向型經濟越來越乏力,內需嚴重不足,國際資本撤離風險越來越大,房地產等資產泡沫破滅風險越來越高,轉型成為當務之急。然而,啟動民間投資,拉動內需,促進消費都不是一日之功和立竿見影的,而是需要時日的。在這個轉型的空檔期,亞洲新興市場體國家特別是中國以及中國香港經濟將回到常態狀態,投資機會將會減少,反而房地產等泡沫風險將會凸顯出來。

  李嘉誠先生完全是出於商業周期原因,完全是出於商業經營目的,從資本追尋回報最大化的角度從香港和大陸拋售一部分物業特別是商業房產,投資於歐洲。其中也看中了歐洲經過歐債危機後,經濟處在低谷,房地產行業處於底部,“抄底”的機會來臨了。

  從行業分析來看,李嘉誠系在香港和大陸商業物業居多包括寫字樓、商場綜合體在內等。然而,實體物業店面已經受到電子商務網購的嚴重衝擊,已經成為夕陽產業。從長和系在大陸商業物業的租金不斷下滑就可以證明這一點。行業前景不容樂觀。這也是長和系從香港和內地撤離的重要原因。李嘉誠先生在內地和香港的一系列商業舉動,與政治沒有任何關係。

  習總書記在政治上給香港工商專業界吃了定心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大陸經濟能夠快速復甦和穩定下來,改革釋放的紅利能夠盡快進入到實體經濟,能夠創造出新的投資機會,那麼,李嘉誠系資本一定會“回心轉意”,加大對香港和大陸的投資。有機會、有錢賺,何樂而不為之?

  題:李嘉誠能否“回心轉意” 作者:餘豐慧 來源:搜弧財經2014-10-07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