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危機的化解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9:03:22  


 
  某些辯解稱香港“佔中”是試圖搞影響大陸的“顔色革命”,也屬牽強附會。“一國兩制”意味著香港做什麼並無須大陸仿效,因為雙方本來就施行不同的社會體制。當年鄧小平在大陸尚相當落後的時候,都敢於提出“一國兩制”,今天走向發達的中國大陸,為什麼反而要擔心受香港影響了呢?

  還有指責香港問題是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陰謀”,但準確地講,應該是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陽謀”,譬如美國白宮發言人就公開表示:“我們一直向中國表示支持香港人民的普選和訴求,而且還要繼續這樣做”。但美國和西方作用畢竟屬於外因,尤其在目前中國崛起和世界多極化走向的宏觀大背景下,遇問題還是習慣過度誇大美國和西方作用,而不著重反思檢討自己的內在原因,就很有逃避責任之嫌。

  於是要有效應對目前的香港危機,應該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則,杜絕生拉硬扯,節外生枝。既然問題和爭議,主要圍繞在2017年特首候選人的產生辦法與提名程序上,就應該就事論事加以分析和化解。

  所謂普選,當然不止一人一票那樣簡單。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的普選,其中學問不小,原則很多,努力巨大。譬如中東國家敘利亞,早就號稱有全民普選,但其選舉結果卻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接受,因為其候選人產生辦法及有效選區劃分等關鍵程序,都是漏洞百出,明顯不公。而2017年的香港特首候選人產生辦法,並非完全開放,於是引起香港公眾的某些爭議,質疑甚至不滿,也並非意外之事。

  當然中國中央政府對此也有自己的考慮,其對主權安全及西方滲透等問題的擔憂,也不是空穴來風。但不妨改進特首候選人的產生程序以減小爭議,同時通過採取其它手段措施加強香港安全。譬如依照《基本法》,加強對未來特首的工作監督,立法會制衡與彈劾,及中央政府對特首表現的審核、評議及罷免措施,提升在香港的駐軍規模、實力與布防等等。

  總之,化解香港問題需要勇氣加智慧。要善於把握住“振興中華”這個最大公約數,化解或擱置某些爭議節點,不給激進勢力和外國干涉有機可趁。

  作者是在美國的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專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