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是“蘇規蔡隨”,還是推倒重來?

http://www.CRNTT.com   2015-01-08 09:31:27  


 
  而要調整黨的兩岸政策,按照“繼承”的原理,首先就必須重新啟動“中國事務委員會”的運作。但從過去一年多來蔡英文在參與“中國事務委員會”活動的態度看,她並非十分認同這個機構。實際上,蔡英文雖然是其九名成員之一,但並不熱衷參與其活動。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儀式上,雖然她有出席,但在黨主席兼“中委會”主委蘇貞昌致辭後,即以“有其他行程”為由離開。此後的幾次全體會議,她都是請假。直到最後一次全體會議審議《二零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時才出席,但卻對草案文本提出許多修改意見,連文件的標題也要依她“總統”敗選檢討報告的形式,使用“檢討”一詞。或許,蔡英文此時已經醞釀參選黨主席,因而要此份文件盡量能體現自己的思路。

  不過,憑藉著“太陽花學運”的旋風而不費吹灰之力當選黨主席的蔡英文,在“回鍋”後卻深受“太陽花效應”的影響,發表了“台獨是年青人的天然成分”的談話,認為再也無需調整黨的兩岸政策。因而在重任黨主席後,除了是在“全代會”上擱置了“凍結‘台獨黨綱’”的提案之外,也並未按照《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的規定,恢復其活動並定期召開會議。雖然曾舉行過一次非正式的談話會,但其主旨並非是在討論黨的兩岸政策,而是商討馬英九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的對策。

  現在,經過“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獲全勝,蔡英文的黨內地位政定於一尊;在黨外,她的“二零一六前景”也被看好。只要不犯重大錯誤,也不出意外,尤其是陳水扁不跑出來“攪局”,柯文哲也不跳出來挑戰,她已說篤定當選,民進黨已是“準執政黨”。

但還有“美國態度”這一道“坎”,而美國雖然尊崇“政黨輪替”的“普世價值”,但卻擔心民進黨會重蹈陳水扁大搞“台獨”分裂活動,踐踏美國必須遵守的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底線,至少也是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放心。因此,當民進黨完成“九合一”選舉的所有後續工作,包括各縣市議會議長選舉,及“立委”補選的提名之後,就必須按照吳釗燮訪問美國的匯報,處理黨的兩岸政策的事務了。

  在此背景下,蔡英文首先需要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但究竟是“蘇規蔡隨”,還是“重起爐灶”,就頗為值得注意。顯然,在當時蔡英文就對《二零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並不盡滿意的,在“太陽花學運”後可能還會有新的想法,在加上“天不能容二日”的心理因素,她可能不會為蘇貞昌“抬轎再吹喇叭”,因而將會廢棄《二零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重新制定一份充滿“蔡英文語言”的文件。實際上,蔡英文當時堅持要在這份文件上前綴以“二零一四”,就已為其“具有時間局限性”埋下了伏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