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一帶一路助推中華經濟圈全面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5-03-15 08:31:14  


 
 
  海外華人主要集中在“海上絲綢之路”所覆蓋的東南亞地區,在當地的社會經濟生產及財富分配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利用海外華人群體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貿易、金融等方面深化聯繫,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提高“一帶一路”建設的品質。同時,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與東南亞相關國家一道積極維護海上運輸通道的安全。 

  兩岸四地應繼續充分發揮華僑華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華人、華僑和華商經濟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天然橋樑”。在東南亞證券交易市場上市企業中,華人上市公司約占70%。實現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華商經濟自身轉型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不斷密切合作,進一步助推當地產業梯度轉移與轉型升級。多年以來,東南亞華商及港澳台同胞在中國與東盟合作中已形成一定規模產業和資本佈局。若能依據比較優勢,通過產業轉移與承接來實現多贏,將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擴大就業帶來成效,進而提升區域產業鏈,特別是亞洲製造業在全球經濟中優勢地位。 

  而且,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深化合作,積極參與當地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華商企業與具有豐富海外工程承包經驗的中國企業聯合,在高鐵、公路、港口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不僅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基礎,同時會給企業帶來長期穩定資本收益。 

  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密切合作在推動人民幣區域化方面功不可沒。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關係日趨密切,人民幣成為在東盟地位僅次於美元的貨幣,而東南亞成為人民幣區域化的重要方向。進一步發揮華商金融橋樑和管道作用,建設華商銀行,推動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有助於東南亞地區經貿發展與金融的穩定,從而為東道國的政治發展與穩定創造扎實的經濟基礎。 

  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在海洋經濟開發方面不斷加強合作,進一步促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依靠在運輸業、倉儲業、船舶、貨運代理、能源開發等領域的堅實基礎以及廣泛人脈網路,通過參與海洋經濟開發與合作,推動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與友好關係,為區域治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創造條件。借助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力量,使其成為中國公共外交及國際形象的重要宣傳者、參與者、建構者和維護者,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兩岸四地和華僑華商密切合作,進一步構建科技與智力支撐網路。建設“海上絲綢之路”需要新發展思路、科技和智力支撐。兩岸四地和東南亞地區擁有眾多華僑華人科技精英、專家學者及研究機構,有助於有效配置區域智力資源,實現與科技和資本的密切結合,進一步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進程中,中國倡議構建的亞太自貿區和亞投行等機制以開放性與包容性為特徵,在道義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也有助於吸引更多東南亞企業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在互利共贏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動了當地政治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兩岸四地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融合程度越高,不僅經濟效益越高,而且收穫的政治效果也越大。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非要取代東南亞已經存在的一些組織和機制,而是要貫穿這些組織,在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等東盟主導機制框架內,強化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在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同時,穩固和推動區域政治現代化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