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智庫雜誌:一國兩制始終體現著“維持現狀”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00:21:53  


 
  中美建交以後,鄧小平在談及台灣問題時仍往往會將“尊重現實”和“不改變制度”兩類表述並提,這也說明“維持現狀”理念並非為實現中美建交而採取的權宜之計,而是鄧小平對於台灣問題長期堅持的原則。

  儘管“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表述要到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時才被正式提出,(22)但根據上述討論可知,其思想內涵早在中美建交談判的過程中就已逐漸形成,甚至成為了促成中美建交的關鍵因素。“一國兩制”構想最大的特色在於“不改變制度”,而這既是對“尊重現實”深化,也體現了鄧小平“維持現狀”的一貫理念。

  結 論

  綜上所述,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鄧小平的“維持現狀”理念就成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關鍵因素,此後更為中共中央“和平解放台灣”方針的產生與實踐提供了啟示,而鄧小平也在此期間逐漸完善了對台灣問題的思考,並開始將“維持現狀”理念運用在台灣問題上,認為國家統一以後台灣現有制度是可以保留的。

  在1977-1978年主持中美建交談判期間,鄧小平出於談判策略考量並不急於向美方透露“維持現狀”的理念,而是先從“尊重現實”談起,至1978年11月才明確把“尊重現實”深化為“不改變制度”。由此讓美方體認到中共儘管在維護國家統一問題上不可能妥協,但也願意維持台灣現狀,雙方在台灣問題上達成諒解最終為建交鋪平了道路。

  中美建交以後,鄧小平仍屢次強調中共在台灣問題上將“尊重現實”和“不改變制度”,體現了“維持現狀”是他一貫的理念,1982年初更將長期以來形成的思考概括為“一國兩制”構想,成為了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構想濫觴於西藏,形成於台灣,實踐於港澳,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發展變遷,但“維持現狀”的理念始終貫穿其中。從國家層面來說,統一是必須的,但從制度層面而言,各自“維持現狀”又是允許的,可以說“一國兩制”的精髓正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