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低增長背後有何轉型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5-10-25 08:04:45  


中國經濟增長或許要略差於6.9%。但即便真實情況弱於數據本身,但也不宜過度悲觀。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伴隨著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出爐, ?圍繞中國經濟增速究竟如何的討論再次成為熱點。雖然三季度?GDP增速最終定在6.9%,創6年以來新低,但這一數據仍然好於同期不少高頻數據,如發電量、貨運量、工業企業利潤等表現。此外,考慮到三季度股災導致金融市場大幅調整,金融業對三季度GDP貢獻預計比上半年股市繁榮之時有所回落,但GDP僅僅下滑0.1個百分點,變動不大,市場擔憂GDP被高估,認為實體經濟的真實運行情況可能更差於此。

  華爾街見聞發表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文章表示,實體經濟的運行也可能比6.9%要更低一些,但即便如此,也不應過度悲觀。畢竟當前諸多高頻數據主要反映的是傳統產業的情況,考慮到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發生,如服務業占比大幅提升、最終消費對?GDP貢獻再次增加,僅以發電量、工業企業生產與利潤、鐵路發貨量等數據判斷經濟態勢恐怕也難以反映全貌。

  因此,若要把握經濟增長的真實情況,一方面需要盡可能讓數據陽光化,可以看到,近一段時間,中國統計局已經做了不少努力,如公布失業率調查數據,分季方式核算的GDP數據等等;另一方面,也應該盡量及時發布一些體現中國經濟支柱產業的數據,特別是若能在網絡消費,旅遊消費、農村消費等增加月度高頻數據,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市場預期也或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中國經濟數據到底多糟糕?

  文章分析,一直以來,克強指數、房地產開工、企業利潤情況等都被視為判斷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從今年以來,不難發現,上述指標的表現與GDP數據出現了背離,這使得市場擔憂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要遠低於7%。?

  第一,前三季度發電量接近零增長。以往情況來看,電力數據與中國經濟運行情況聯繫緊密,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參考指標。但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0.1%。其中火力發電量累計同比下降2.2%;水力發電量累計同比上升3.5%。

  第二,鐵路貨運量下滑一成。截至前八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22.6億噸,同比下降10.9%。其中,8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2.8億噸,同比下降15.3%,其絕對數量更是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低。

  第三,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當前房地產業仍以去庫存為主,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8%,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2.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顯示房地產投資需求仍然疲弱。

  第四,工業企業利潤情況堪憂。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擴大5.9個百分點,創2012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疲軟以及成本的高居不下是企業盈利狀況不佳的雙重壓力。而從行業來看,利潤下降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及高耗能的行業,如鋼鐵、煤炭等產業。與此同時,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7%,比8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同樣說明工業企業疲軟態勢。

  當然,除了與高頻經濟數據之間存在背離,今年以來金融市場的急劇變化也值得關注。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金融業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平均值不過8%左右,今年一、二季度卻分別達到19.3%、19.9%。這意味著在今年上半年7.0%的GDP增速中,1.4%的增長來自於金融業,較歷史均值高出0.6個百分點。而伴隨著三季度以來股票市場的大幅動蕩,金融業對GDP貢獻將顯著減少,而三季度GDP僅僅回落0.1個百分點,令人不解。

  二、是否應該對中國經濟過度悲觀?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或許要略差於6.9%。但即便真實情況弱於數據本身,但也不宜過度悲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統計局發布的主要高頻數據仍主要以傳統行業居多,經濟轉型的利好,如服務業與消費的亮點無法得到及時體現。考慮到當前就業和消費平穩,中國經濟的韌性要好於預期。具體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有如下亮點,或許支持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所反彈。

  第一,中國經濟經歷轉型,國內消費和服務業火爆。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0.8個百分點,顯示經濟已經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個百分點,顯示消費作用進一步增加。

  第二,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高於GDP與城鎮居民收入。

  第三,當前勞動力市場仍然平穩,儘管經濟持續下行,但並未出現金融危機之時出現令人擔憂的民工荒,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求人倍率達到1.06,目前勞動力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的態勢;9月調查失業率為5.2%左右,比前兩個月稍微有一點點上升,但與同期大學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季節性因素有關。

  第四,房地產市場回暖,伴隨著前期房地產政策支持,如放開異地公積金使用,公積金首付比例下調等,樓市已然升溫;伴隨著房地產市場政策放鬆,當前房地產銷售有明顯回升,1-9月份,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7.5%。

  第五,寬鬆的政策支持。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月增長 26.9%,新增貸款高達1.05萬億,增長部分主要來源中長期新增貸款,顯示財政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均有所加大。預計伴隨著四季度財政與貨幣政策放鬆,如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繼續降准,基建項目有望加速,而十三五規劃、京津冀戰略的相繼落地,將對四季度經濟產生正面影響。

  第六,改革的持續推進,儘管經濟仍處於下降階段,但改革並未停止。如近日國務院發文要求2018年起正式實行全國統一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提出價格改革的目標,資本項目放開加速,11月人民幣加入SDR概率加大等,都有助於從改革層面釋放增長紅利,維持市場信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