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王英津續論“中華民國”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00:18:22  


 
  (二)台灣如何面對所謂的“中華民國”問題?

  “中華民國”在台灣社會的處境日漸窘困,並面臨著多方挑戰,為此台灣方面必須務實面對。就台灣島內來看,關於所謂“中華民國”的論述,還是以國民黨為主體。下面僅以國民黨的“全中國代表說”為例,就台灣社會如何面對“中華民國”作如下分析:

  第一,就人口數量和領土面積而言,台灣方面(國民黨)的“全中國代表說”帶有癡人說夢的味道。雖然與民進黨相比,國民黨堅持“中華民國”及其“憲法”,聲稱代表全中國(包括外蒙古、大陸地區和台澎金馬地區)。這種對“兩岸同屬一中”的堅持,似乎帶有某些“進步”成分,但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是一廂情願的經不起推敲的論述。試問,台灣當局實際管轄的面積僅佔整個中國面積的1/50,台灣人口佔整個中國人口的1/266,其國際影響力也遠遠不及中國大陸,其代表中國的合法性基礎究竟在哪裡?“全中國代表說”不僅在國內法上缺乏正當性基礎,而且在國際法上也缺乏理論支撐,尤其在國際實踐中得不到主流國際社會的承認。

  第二,就法理層面而言,“全中國代表說”是站不住腳的。首先,從國際法的有效統治理論來看,作為“交戰團體”一方的大陸政權已經在中國實施穩定而有效的統治60余年,並將繼續下去。台灣當局必須面對的現實是,自己不再是一個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同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亦不再是“中華民國”的非法叛亂團體。相反,台灣當局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合法代表中國的中央政府的“叛亂團體”。⑥其次,1991年台灣當局廢除“臨時條款”,意味著台灣當局已放棄通過軍事手段光復大陸、完成統一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放棄消滅對方”與“憲法上代表全中國”之間存在著矛盾。⑦從理論上說,台灣當局欲真正使“全中國代表說”成立,方式只有繼續在內戰關係中消滅已被國際社會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然而從廢除“臨時條款”這一舉動來看,這已不是台灣當局未來努力的方向。儘管台灣當局在“憲法”及相關法律文件中仍保留著“統一”的內容,但其目的不是用以作為統一大陸的法理依據,而是用來支撐其政權的“合法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