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智庫:澳門在大灣區定位與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19-11-18 00:06:18  


論壇現場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中評智庫基金會不久前在澳門佛山街51號建業商業中心11樓會議室舉辦座談會,邀請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林志軍、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建、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林卓華、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副院長陳偉堅、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青委會主任譚琦斌、澳門城市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澳門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黃明健與會。座談會由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劉景松主持,與會者根據澳門
的優勢與不足,從不同角度評析了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優勢、可望發揮的作用等。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以《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與作用》為題,詳細刊登了與會者的發言,文章內容如下:
 
  劉景松:澳門可以充分發揮與葡語系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紐帶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與作用”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我先講講我的看法。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澳門的發展定位越來越清晰,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長期以來,澳門給外界的印象是“賭城”、“文化沙漠”,這些其實都是誤讀。外界對澳門的認識與研究往往流於碎片化,不夠系統深入。澳門文化底蘊厚重,近五百年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從未停止過。澳門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新使命,確是時代發展需要,在大灣區城市中,澳門最有條件和優勢建設這樣一個基地。

  澳門具有江與海、海與陸地相連的自然條件與特點。通過陸路與水路的連接,澳門與鄰近以及遙遠區域之間形成龐大的交通網絡,成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國家地區人口交匯的通衢。1553年,葡萄牙人據居澳門,澳門就此進入了與眾不同的歷史時期,扮演著“近五百年來從未關閉過的中外文化交流之窗”角色。站在全球史的視野看,葡萄牙人據居澳門以及後來的發展過程,不僅是澳門歷史上的重要篇章,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以至東亞歷史的新穎內容。澳門成為大航海時代中國與外國,特別是與西方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前沿地帶,數百年頻繁的人口聚集、流動,釀就了豐富多元色彩繽紛的地域文化。

  西方文化在政治勢力的支持下固然有著特殊優勢,但澳門社會的主流文化始終是中華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文明文化體系,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實際上,澳門近幾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過程,就是中華文化在變化中融合和吸收西方文化、同時影響中國和西方文化發展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