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 |
中評月刊:香港一國兩制官方話語變遷與建構 | |
http://www.CRNTT.com 2024-09-17 00:05:49 |
1. 文化尋根:夯實中華文化認知基礎 作為國家治理和文化大計,“一國兩制”政治實踐根植於“大一統”的華夏古典文明和超越民族國家理論窠臼的現代性文化氣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22〕”雖然在歷時性層面,英國殖民百餘年的“西強中弱”文化落差致使港人陷入文化失衡的結構性困境。加之香港回歸後,港人始終游離於英國“殖民權力矩陣”和深受冷戰思維迫害的“恐中恐共”情緒之中,更加劇其“離散意識”和對內地的“心理距離”。但兩地同胞在文化基因層面仍蘊含共同的中華文化認知基礎。其一,香港與廣東,書同文、話同音、人同種,嶺南文化依舊是香港的文化底色。從唐朝安南都護府置屯門軍鎮,到明朝香港販運莞香,再到清朝翰林南渡,時至今日,從廣東流傳至香港街頭的魏碑招牌仍隨處可見,專做廣式早茶的陸羽茶室依舊生機勃勃,電影、粵曲、小說等文藝作品無不流露出嶺南文化與香港大眾文化的水乳交融。其二,“香港新儒家”的傳承與發展,彰顯“一國”之根本的情感歸屬。無論在表層觀念還是深層邏輯上,兩地國學者均堅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遵循“民本、道主、賢治、和合”的中華文化國家治理和地方區域治理之路。 因此,重建香港歷史中缺失的國家意識根基應以嶺南文化和儒家文化為紐帶,建議以中央和內地文化主管部門和香港特區主管部門為支點,搭建以圖書出版、電影編製、音樂戲劇等領域為代表的兩地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平台;持續打造“國粹香江校園行”“全港戲院日”等文化惠民服務項目;積極開展香港斫琴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申報和保護工作;利用傳統節日舉辦中秋“香江明月夜”、端午龍舟賽等大型文娛活動。一方面,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築牢“一國兩制”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求同存異中塑造兩岸文化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發揮香港多元文化屬性特質和“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地標,以香港為橋頭堡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 認同重構:完善非排他性教育體系 提升國家認同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中,國民教育一體化是超越“兩制”社會制度差異,消解香港同胞身份焦慮,鞏固“一國”國家認同的主要途徑。回歸以來,國民教育在香港屢遭意識形態風險和泛政治化操弄,根源在於“戀殖情節”“香港價值”和“一國認同”三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具體表現在語言教育政策上“重英輕中”,缺少普通話語言環境;如在《捍衛香港價值宣言》〔23〕中刻意忽略愛國主義,在價值觀層面將香港從中國抽離;在教材和教學內容方面良莠不齊,“港獨”勢力和美西方干預主義趁虛而入。伴隨香港產業空心化、房價高居不下等以利益認同為中心的重商主義文化沒落,亟待發揮中央和特區政府合力作用,完善包容認同和非排他性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塑造國民同質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主權。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