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前財長鼓吹“中國責任論”意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09-02-01 10:31:18  


保爾森幷非“中國責任論”的始倡者。
  中評社北京2月1日訊/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刊載文章“金融危機‘中國責任論’鼓吹者意在推卸責任”,文章認爲,指責中國是金融危機製造者的“中國責任論”,實質是美國將責任轉嫁給中國,爲其自身經濟政策失誤及監管不力開脫;美國應當正視自己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應負的大部分責任,而不是通過指責他國來轉移國內民怨,這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應對危機的態度。全文如下:

  近期,行將卸任的美國財長保爾森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訪時,拋出了所謂的“中國責任論”,稱國際金融危機的部分成因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高儲蓄率導致全球經濟失衡,而充盈的資金又導致美國投資者購買高風險的資産。

  保爾森幷非“中國責任論”的始倡者。事實上,早在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提出用“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來定位中美關係後,“中國責任論”就已在國際舞臺上悄然興起,幷逐漸取代“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成爲國際社會針對中國的主流話語。此後在多種國際場合,要求中國承擔“責任”的聲音頻繁響起。此番保爾森就金融危機根源問題提出的“中國責任論”何以引發如此大的不滿?

  “指責中國是金融危機製造者的‘中國責任論’,實質是美國將責任轉嫁給中國,爲其自身經濟政策失誤及監管不力開脫”,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認爲,“中國責任論”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有著深刻、複雜的國際背景。它既與中國快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强,國際社會寄望中國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有關,又與中國提出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和諧世界有關。對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國際社會寄望我們能够多承擔一點國際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不同的國家和國際力量,在叫喊“中國責任論”時,目的是不一樣的,對此必須予以警惕。

  “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指責中國是金融危機製造者,其用意恐怕也是爲今後出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或對中國進一步施壓尋找藉口,對此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幷及時予以澄清,中國未來將不得不爲金融危機‘埋單’,承擔一系列本不該由中國承擔的責任,届時中國將付出拖垮自身經濟、犧牲自身發展的高昂代價。”王元龍的話一語道破玄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