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巧實力”表象下的美國外交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09:13:06  


 
  既然如此,難道希拉裡對亞洲的“巧實力”外交僅僅是一場美麗的表演嗎?僅僅是“忽悠亞洲”的外交辭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巧實力外交是美國重振全球領導地位的一劑藥方,是一種為美國霸權找到的“長生不老藥”,美國外交追求霸權戰略的實質沒有發生變化。

  巧實力戰略成“新寵”

  “巧實力”是近年來美國戰略界費盡心機想出來的一個新名詞。“巧實力”一詞最早由安全與和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蘇珊尼·諾瑟在2004年3/4月期的《外交》雜志中提出的,主要是批評保守主義的單邊主義戰略,強調美國外交應該注重擴展人權和民主,通過靈巧地運用各種力量,在一個穩定的盟友、機構和框架中促進美國利益。蘇珊尼·諾瑟的“巧實力”觀點得到了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政治學教授小約瑟夫·奈的贊許。2006年1月,奈在《外交》雜志上撰文《重新思考軟實力》,提出美國必須有效結合“硬實力”(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和“軟實力”(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等)的巧實力,變革美國的對外大戰略。此後,包括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蘭德公司、9·11委員會、美國全球接觸中心等智庫發表的報告中都相繼把巧實力作為美國外交戰略的方向。不難看出,巧實力戰略已經成為美國戰略界的共識,包括保守主義戰略家都在向巧實力戰略低頭。

  透過美國戰略界的論述,美國的所謂巧實力戰略集中在五個領域,(1)重振傳統盟友體系和國際機制的活力,加強戰略協調;(2)提升外交中的援助發展水平;(3)強化針對非政府組織的公共外交;(4)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尤其是關注那些被邊緣化的人群;(5)技術和革新,美國應在全球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并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不難看出,所謂的巧實力戰略不過是靈活運用美國軟硬兩手,逼其他國家就範。從希拉裡的巧實力外交透露出的不過是更多體現軟的一手而已。

  對美國來說,所謂的巧實力,其實因應了美國面臨金融危機和反美主義挑戰的無奈選擇。布什主義的教訓是,哪怕美國武裝到牙齒,也未必令世界就範,除非全世界完全消滅,否則不能回避其他國家民衆對美國的批評。盡管美國軍事力量已經做到無敵於天下,但終究不能令全世界的老百姓心甘情願地接受美國。反美主義的蔓延,反映了美國在全球化時代面臨的領導力危機。美國之所以強調巧實力,無非就是為了解決美國領導力的危機,最根本的意圖還是為了實現謀求美國全球霸權的野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