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傅佩榮:提高能力降低欲望 人才能快樂

http://www.CRNTT.com   2009-04-30 09:02:24  


 
  晶報:你在培養女兒的時候注重什麼?

  傅:我注重當下。我們學莊子的思想,一定要記得,肯定當下的生命,不要老想著將來如何,你要掌握的是現在,是今天。你今天看到子女都健康、活潑,考試讀書不是很理想,但是今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很開心,你就好好享受今天吧。這樣一種態度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會覺得生命有緩和、緩衝的餘地,沒有太大的壓力。有的父母經常把子女讀書的好壞當作好孩子、壞孩子的唯一標準,這對小孩不公平;小孩也很想讓你滿意,他也很想第一名,但是他考不到,況且個個都第一名,有這個可能嗎?所以父母要希望孩子快樂,而不是希望孩子比你更強,而這個快樂在於每天、當下每一件事、每一種情況,都能夠因為接受而理解,因為理解,大家在一起時,相處自然愉快。

  強大不等於偉大

  晶報:這些年你經常到大陸講學,是什麼東西吸引你?

  傅:因為國家發展了,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多令人感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全部出自《論語》。有人說社會還存在很多問題啊,我們不要急,不能要求一個社會馬上變得很完美,西方有西方的問題,古人描述社會狀態,所謂有道和失道,講得是趨勢,“有道”的意思是我們走向有道。人生是不斷變化的,重要的是你往哪裡走,是否在正確的道理上。

  晶報:你採用這種周游講學的方式,是否打算彌補一下年輕人在學校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

  傅: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現代人心靈的迷失與茫然。這時,教育又能扮演什麼角色?除了妥善發揮理性的解說功能之外,大概就是向傳統的資源尋找助力了,傳統是有生命的,但是必須經由詮釋以化除時空的差距。傳統是隱然地融入我們生活中的,但是必須經由公開的介紹與肯定,才能顯示活潑的生機。

  晶報:現代社會更嚴重的問題是環境問題、生態問題。

  傅:對,有研究指出,地球資源將在2020年枯竭到嚴重的地步。這個年代幾乎可以用迫在眉睫來形容,怎不讓人心驚?我們必須立即下定決心從事環保工作以及合宜的環保教育。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今日若是忽略環保教育,將來必無生存的機會。一個國家能夠依靠國強民富強大起來,但這還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強大並不意味著偉大,十多年前,美國一位國務卿發表演講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我想這裡應該改一個詞,美國只是最強大的國家而已。一個偉大的國家應當是對整個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有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國家。

  我們不能要求你完全沒有自我中心的欲望,但是至少你要調節。我有一種欲望,希望自我發展,同時也要慢慢培養非自我為中心的欲望,這樣才能使我自己不斷成長,並和周圍與我相關的人快樂相處。

  傅佩榮簡介:

  1950年生,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 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2008年受聘為浙江大學講座教授。著作有《傅佩榮解讀易經》、《傅佩榮解讀孔子》、《傅佩榮解讀老子》、《傅佩榮解讀莊子》、《傅佩榮解讀孟子》等。其作品曾獲台灣最高文化獎、最高文藝獎。

  (晶報首席記者 劉敬文/文 記者 溫文鋒 實習生 劉剛/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