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自救互救 應對金融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5-01 09:01:48  


4月30日,胡錦濤會見麻生太郎。 新華社發
  中評社北京5月1日訊/4月30日晚,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結束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乘專機離京回國。《上海商報》昨天刊載社論“中日自救互救應對金融危機”,分析麻生此行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涉及的多個問題。社論指出,面對可能是戰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作為當今世界第三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日兩國,為了自救和互救,必須突破過去10多年“政冷”背景下經貿交往的自然模式。全文如下:

  昨日中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乘專機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自去年9月出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以來第一次正式訪問中國。據悉,麻生太郎這次訪華團隊陣容強大,人員涉及外事、經濟、農業、環境等多個領域,他與中國高層領導舉行會談也將涉及多個問題,但如何攜手應對金融危機,維護戰略互惠關係大局,共同促進亞洲振興,將是雙方會談的重點之一。

  自小泉出任日本首相以來十幾年裡,日本基本是右翼當道。右翼在社會歷史價值取向上,往往同情日本侵略史上那些罪人,而參拜靖國神社則嚴重地傷害了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的感情。當今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是右翼人物,前些日子曾向靖國神社獻供品。

  可是,中日經濟關係似乎沒有如外交、政治關係那麼冷落下來。這十幾年來,日本始終是中國的第二或第三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從日本的第三上升為第二直至第一大貿易夥伴。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經濟實體,而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雙方以這樣的實力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其規模和金額之巨大可以想象。

  一般來講,兩國外交、政治關係冷淡,經濟貿易往來似乎熱不起來。而十幾年來忙碌的中日經濟貿易往來似乎並不能證實這條所謂的規律。

  這其中的原因,我們以為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中日往來史已有2000年,友好往來占了絕大部分時間。另一方面,中日經濟關係與政治關係並不是緊密相關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相對成熟,使市場主導經濟貿易成為可能。目前,中日經濟關係是市場主導的,而非政府主導的,因此一段時間內雙邊政治關係不好,雙邊經濟關係卻照常可以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