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式腐敗嚴重 貪婪製造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5-17 10:37:31  


王岐山直指西方的貪婪導致了此次衝擊全球的金融海嘯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訊/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今天在《大公報》網登出文章“危機暴露美式腐敗嚴重”。作者認爲:“美式腐敗比較隱蔽、文明和道貌岸然,但它的本質仍然與傳統腐敗一樣,即貪婪。”而美式“利潤歸自己,代價歸全球”的貪婪,忘了基本戒律而導致全球金融危機。文章内容如下:
 
  5月11日,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中國銀行倫敦分行80周年的晚宴上,當著數百位西方銀行家的面,直言金融危機的起因就是因為貪婪忘了基本戒律。王岐山的話讓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王岐山的直言坦率,實際上也觸及到金融危機暴露美式腐敗極其嚴重的問題。

  “透明國際”為各國排定的2008年清廉指數,將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清廉指數劃分為四部分。第一,得分8分以上的為“最清廉的國家”,有丹麥、瑞典、新西蘭等13個,僅佔總數的7.2%。第二,得分在5─8分的為“比較清廉的國家”,有德國、挪威、美國等40個,佔總數的22.2%。第三,得分在2.5-5分的為“存在嚴重腐敗的國家”,共有84個,佔總數的 46.7%。第四,得分在2.5分以下的為“腐敗最為嚴重的國家 ”,佔總數的23.9%。2008年中國得分3.6,只能排在第三部分國家的中間。對此,筆者認為,儘管這種統計不完全科學,但確實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腐敗的現實。應充分認識中國反腐敗鬥爭任重道遠,一定要樹立緊迫感和危機感。

          民主原教旨主義受懲罰

  傳統觀點認為,發達國家過去有腐敗問題,現在也有腐敗問題,並且都經歷過腐敗高發的歷史階段。從不少國家的發展進程看,當一個國家處在經濟快速增長,社會激烈變革的階段,往往是腐敗現象的高發期。但是,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卻暴露了美式腐敗,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的。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曾預言東亞與東南亞經濟繁榮,僅是資本與勞動力膨脹之下的假象,難以為繼。後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克魯曼也因先知先覺而聲名大噪。美國和一些西方主流學者全面否定“東亞模式”,並替亞洲國家開了兩個藥方:一是推動全面市場化,反對政府干預經濟(與美國現在的做法截然相反);二是推動全面民主化,以解決“權貴資本主義”的腐敗問題。但是,對美國金融危機禍延全球,克魯曼只是警告“這場危機還看不到盡頭”,卻未有指出是美式腐敗肇的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