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亞共同體 台灣應密切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09-10-12 11:39:18  


中日韓聯手,打造東亞共同體的基礎堅實。
  中評社台北10月12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曾志超的文章“淺析東亞共同體之發展與未來”。作者認為:“未來幾年順利成立東亞共同體的可能性並不高。”但“但長期而言,東亞各國若能統合出共同的利益,以對抗美國或歐盟的勢力,東亞共同體仍有機會成形。台灣應儘早針對此一趨勢,深入研究建立東亞共同體後,對我經濟之衝擊,及以何種方式加入等問題。”文章內容如下:
 
            一、前言 

  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上任後就積極向東亞各國遊說,建立如同歐洲聯盟般的東亞共同體。從現在的情勢看來,日本以外的各國領袖也興趣缺缺,成立東亞共同體的可能性並不大。惟東亞地區政經局勢複雜,未來不排除仍有可能成立東亞共同體,由於其所涉及的層面甚廣,台灣應密切關注其發展。 

              二、背景 

  論其實際,東亞共同體並非是新的政治經濟思維,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早就提出過此一概念,然馬哈迪稟持一向反西方的態度,而將美國排除在外,當時引發美國強烈反對,日本也跟著美國巨蠹而高聲反對,使其不了了之。沒想到幾年後,日本竟然又高倡他們當初極力反對的理念了。 

  日本戰後一直跟隨著美國老大哥的腳步,各項政策皆以其為馬首是瞻,可謂是亦步亦趨。然而,一場金融海嘯,讓美國的影響力式微,而亞洲的中國卻快速崛起,無論經濟實力、市場、政治及外交影響力及等方面,都有取代美國之勢。此時讓日本警覺,似有大幅調整一面倒親美的外交作法。 

              三、現況 

  八月三十一日日本民主黨在眾議院選舉大獲全勝前夕,當時的日本的準首相鳩山由紀夫投書美國紐約時報,這篇《日本的新道路(A NEW PATH FOR JAPAN)》文章,闡述了他的執政理念,表達了他對日美、日中關係的看法,其中最受關注的部分,便是大力倡導“東亞共同體”的理念。 

  鳩山指出:東盟、日本、中國(包括香港)、韓國和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目前佔世界的1/4。東亞地區的經濟實力和該地區內部相互依賴的關係不斷擴大和深化。因此,成立區域性經濟集團所需要的架構已經存在。 

  另外,由於各國的安全利益互相衝突以及存在歷史和文化衝突,目前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政治問題。軍事化增強的問題和領土爭端無法通過類似日本和韓國之間或日本和中國之間的雙邊談判得到解決。故鳩山認為,只有邁向程度更大的一體化,阻礙地區一體化的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歐盟的經歷告訴我們,地區一體化能夠化解領土爭端。 

  鳩山不但提出東亞共同體理念,而且還進一步與東亞各國領袖倡導此一合作機制。在G20高峰會議時,便向各國提倡該想法。例如: 9月21日鳩山由紀夫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雙邊高峰會談時,鳩山即當面向胡錦濤提議,雙方合作成立歐盟形式的東亞共同體。可惜各國似乎對鳩山的合作方案,反應冷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