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中美在匯率與氣候問題上難達共識

http://www.CRNTT.com   2009-11-17 11:12:53  


日元被迫升值的後果,中美雙方都不可能忘記。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美國總統奧巴馬從15日開始的首次中國之旅,是他此次東亞之行的重中之重。預計中美政府會談最吸引眼球的兩大看點,莫過於人民幣匯率與氣候變化問題。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文章認為,雖然各方對奧巴馬此行期許甚高,但雙方形成重大共識的可能性並不大。

  文章表示,人民幣匯率問題與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緊密交織在一起。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的美國實體經濟反彈,能否持續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私人部門消費和投資尚未反彈之際,華盛頓迫切需要通過改善淨出口(降低貿易逆差)來推動經濟增長。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第三季度起,奧巴馬政府相繼對中國出口的輪胎、銅版紙與無縫鋼管採取貿易制裁措施或者啟動反傾銷調查。預計未來一兩年將是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高發期,中美貿易前景將更加坎坷曲折。

  對中國具體的出口產品實施貿易制裁,自然不如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那樣事半功倍。因此,與貿易保護主義勃興交織在一起的,是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卷土重來。儘管美國財政部在最近一期報告中仍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奧巴馬總統明確表示,將在北京與中國政府討論人民幣匯率。

  白宮的邏輯是,由於中國政府通過持續干預外匯市場使得人民幣對美元長期低估,形成中國出口商品在美國市場上不正當的競爭優勢,使美中貿易逆差不斷擴大,這一方面加劇了全球經濟失衡,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的累積也加劇了全球流動性過剩,從而間接造就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因此美國政府會敦促中國政府採取兩方面的措施:第一,降低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顯著升值;第二,刺激國內居民消費,降低儲蓄率,從而降低經常賬戶順差。

  對於美國政府的指責,中國政府將給予針鋒相對的回應:首先,人民幣升值未必能夠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從根本上而言,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是由美國居民過度消費所致,以目前的狀況,人民幣升值無非是把美中貿易逆差部分轉變為美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例如墨西哥、印度或越南)的貿易逆差;其次,中國貿易順差與美國貿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前的全球分工格局所致。中國的貿易順差一半以上是由“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形成,而且中國加工貿易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是外資企業;再次,中美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華盛頓限制對華出口高技術產品所致。

  文章指出,針對美國政府開出的政策清單,中國政府自然要禮尚往來。其一,中國目前依然是美國政府的最大國際債權人。而目前中國的美元資產面臨美國國債貶值與美元貶值的雙重風險。中國政府會敦促美國政府採取更負責任的財政政策與美元匯率政策,以保護中國作為債權人的利益不受損害。這是中國政府可以用來與美國政府要求人民幣升值來討價還價的。其二,敦促美國政府進一步放開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股權投資,因為這有助於降低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降低外匯儲備;其三,會要求美國政府開放對華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要求美國政府取消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並承諾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

  在本次奧巴馬訪華的另一場重頭戲——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既有共同利益也有重大分歧。一方面,中美可能在全球範圍內被視為兩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落後國家”。儘管這兩國是全球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但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拒絕承擔量化減排責任,而美國則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在節能減排技術上,中國固然顯著落後於美國,而美國又顯著落後於歐元區國家。歐元區國家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問題上現在占據了主導地位,在使得中美似有同處一條戰壕內的意思。但另一方面,美國自然希望敦促中國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承擔應有的量化減排指標,而中國政府也會指責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沒有履行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公共責任。

  更為有趣的是, 9月,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代表中國提出了包括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等四項節能減排承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並轉變為對美國在氣候變化領域行動遲緩的壓力。有些歐盟官員甚至開始批評美國在節能減排的進展顯著落後於中國。

  文章稱,中美都有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的動力。但要求將中國與發達國家一視同仁,履行相同標準的量化減排責任,顯然不合理,甚至可能損害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因此,無論是與美國的雙邊攤派還是在國際多邊舞台上,中國都會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