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中美聯合又鬥爭 台覓活路

http://www.CRNTT.com   2009-11-18 07:38:51  


中美元首北京會面引起舉世關注
  中評社台北11月18日訊/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趙春山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歐胡聯合又鬥爭 台覓活路”。文章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這次亞洲之行,中國大陸被視為最重要的一站;不但奧巴馬在當地停留時間最久,也受到最高規格的禮遇。尤其奧巴馬與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高峰會談,更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但從奧巴馬訪問過程中發表的談話,包括他和胡錦濤兩人在記者會上的‘各自表述’和‘聯合聲明’看,冷戰結束後的這兩大強權關係,還是脫離不了共黨字眼中的那種“既聯合、又鬥爭”的性質。”文章內容如下:

  美中兩國領導人強調在全球各項領域中加強合作的說法,不會令人驚訝。從美國角度看,中共“和平崛起”的現實,已使美國任何想要以“一統天下”來維持單極世界的意圖,受到嚴厲的挑戰。基於國家利益考量,不但美國必須尋求中共支持,解決諸如阿富汗和朝鮮半島等全球各地發生的棘手問題,同時也須接受其他國家對中共的“另眼相看”。

  因為,連身為美國堅強盟友的日本,在民主黨取得執政地位後,也試圖在對外政策上改弦更張,即以強化和中共的關係,來凸顯新政府所標榜的“自立外交”。同樣的情況是,中共似乎在崛起後也認清其綜合國力的提升,並非意味著從此和美國處於等量齊觀的地位。中共必須繼續“韜光養晦”,以合作的態度來換取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有關中美關係衝突部分,目前最突出的是雙方經貿磨擦問題。胡錦濤關切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並希望美國能對大陸產品廣開市場;奧巴馬則對人民幣匯率結構的調整意有所指,為中共帶來不少壓力。

  在“台灣問題”方面,美國基本立場不變,以強調“一個中國”和“三個公報”來滿足中共的需求,但不會在履行“台灣關係法”承諾的問題上,對中共有所妥協。換言之,儘管聯合聲明中對“台灣關係法”略而不提,但美國不會放棄對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因為這項行動符合美“國安”全利益。至於奧巴馬提出的宗教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短期內恐怕難以讓中共接受。

  無論如何,美國與中共目前是以“求同存異”的策略,來維持這種“既合作、又衝突”的關係。如此一來,台美中三邊關係的發展,以及台灣的對美和對大陸政策,也就多少受到影響。

  從奧巴馬的公開肯定兩岸改善關係,顯示馬政府上任以來追求的兩岸和解政策,已經獲得“友邦”支持,從而創造了三贏的局面。因此,任何批評政府大陸政策“賣台”,或是企圖把台灣的利益寄託在北京和華府持續對抗的人,就是高估了美中關係的“衝突面”。

  另一方面,馬政府同時加強與美國關係的作法,也為台灣的“活路外交”添加了新的動力。因此,那些把政府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尋求美國政策支持的行動,等同於“引進外力”的人,就是低估了美中關係的“合作面”,忽略了國際政治的互賴理論,以及牽一髮而動全局的國際關係。我們認為,無論高估或低估,都不符合當前台灣的“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