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轉變增長方式 須靠制度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09-12-12 09:47:33  


“調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訊/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由此可見,“調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證券時報發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石建勛、全淑琴、鐘建飛文章表示,2009年,在全球應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經濟形勢積極向好。但是,與此同時,經濟結構偏重問題再次凸顯,由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的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以及一些地方的重複建設,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結構重型化加劇和產能過剩的憂慮。

       經濟結構偏重的成因

  文章分析,造成目前經濟結構偏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首先,中國經濟結構偏重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也是中國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歷史階段。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汽車、石化、重型裝備等為代表的重化工業得到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傾斜式發展,中國經濟結構開始呈現出越來越重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90年中國重工業比重為50.6%,1995年上升到52.7%,到2008年,中國重工業、輕工業比重分別為71.1%和28.9%。其次,GDP政績考核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各級政府對重工業喜好。由於重工業對GDP增長的作用明顯,為了追求GDP和稅收的高增長,地方政府往往大力扶持和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輕工產業、服務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第三,長期以來形成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導致居民消費不足,造成中國低消費、高儲蓄、高積累,依賴大規模工業投資促增長,經濟結構重型化不斷得到強化。

       經濟結構偏重的負面影響

  文章表示,首先,重化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大,經濟增長並不能帶來就業的增長,即俗稱的“高增長低就業”。有統計數據顯示,1980年代,中國GDP每增長1%可增加約240萬個就業崗位,而現在只能增加80萬個左右。其次、由於不能大量地吸收勞動力,中國農業人口轉移成為工業人口有限,導致中國城市化進程緩慢。第三,偏重的經濟結構導致居民收入增長慢,消費需求增長不足。一方面,政府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擠壓了居民收入和企業收入增長的空間,使得居民消費能力和民間投資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政府轉移支付和社會保障支出的滯後,又導致居民消費傾向下降,儲蓄傾向上升。內需的不足迫使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投資刺激經濟,也使得中國經濟對投資和外貿的依賴加強,同時又加劇了經濟結構的失衡,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第四,資源和能源消耗大,不利於低碳經濟發展。重化工業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產業。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采掘、鋼鐵、建材水泥、電力等高耗能工業行業的能源消費量占到了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66.9%。目前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消耗的能源是發達國家的5至15倍左右,主要原材料的物耗比發達國家高5至10倍。經濟結構偏重的中國經濟正在重走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高能耗、高污染和粗放式發展的老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