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五大都會區 房價過高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09-12-17 11:49:55  


台北的地產價格已經讓很多人無法承受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訊/“在台灣尤其是台北市,房地產投資的現象已扭曲變形,房價不斷創新高、租金不升反降、人口逐年外移,使得政府更應重視房地產投資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藉由加重投機客的交易成本,避免房市泡沫越吹越大。”《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盧佳宜的文章,提出“因應都會區高房價之政策建議”。文章內容如下: 

           壹、前言 

  “行政院”研考會藉由過去各部會蒐集歸納的民怨項目辦理電話民調,得到包括電話網路詐騙氾濫、求職不易與失業問題、民生物價過高、都會地區房價過高、食品衛生把關不嚴、占用騎樓道路或車位、毒品充斥、流浪狗及狗大便問題、老人長期照護費用過高、交通違規拖吊過於嚴格、公共廁所不乾淨、幼兒托育不安全、身心障礙設施不佳、風景區保護區老舊房屋整建困難及公共設施休閒太少等15個民怨項目。並於11月25日至29日舉辦網路投票,進一步瞭解民眾主動票選的十大民怨,調查結果顯示前三名依序為都會地區房價過高、電話及網路詐騙泛濫、求職不易及失業問題。 

  電話民調屬於被動受訪、網路民調屬於主動票選,民眾族群本身有特殊偏向,涵蓋層面不夠廣泛,因此政府將再結合其他管道所蒐集到民怨,提出全面性的完整報告,最後版本的民怨項目未必相同,但仍能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尤其都會地區房價過高更顯示,目前使用網路頻繁的族群,也就是新生代的年輕人深為高房價所苦。事實上,都會地區房價過高其來有自,本文將針對此議題深入剖析並提出具體的因應之道。 

          貳、都會地區房價過高評析 

  (一)少數豪宅綁架多數市場 

  依據“內政部”公佈上半年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數據顯示,五大都會區(包含台北市、台北縣、桃竹縣市、台中縣市、高雄縣市等9縣市)平均購屋總價599.56萬元,平均購屋單價為17.51(萬元/坪),其中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900萬元,且有14.48%之家戶購買1,200萬元以上之產品,因此民眾所謂都會地區指的應是台北市,其中關鍵因素就是豪宅帶動效應。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大直區、中正區有一億元以上成交紀錄的豪宅,共計1,558戶,相較於台北市住宅存量890,403宅,僅佔微小的比例,但多數大眾市場卻被不斷釋出的訊息影響而跟著提高價格。 

  (二)部份建商刻意哄抬房價 

  根據永慶房屋成交資料顯示,台北市房市不僅沒有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今年由中泰賓館原址改建的豪宅“文華苑”,號稱每坪成交超過150萬,“敦南苑”“吾疆”每坪200萬元,“士林官邸”則宣稱每坪成交超過300萬元。事實上,這些成交價的來源都是建商本身,加上多為預售屋,真實性難以查證,就連專賣豪宅的業者也坦言:“真正的豪宅買方並不多,利多消息造成投機客偏多,反而把真正自用的需求稀釋掉。”另外,近年來建商高價搶地,點燃地價上漲趨勢,並搭配都更、陸資題材,將高房價合理化,趁勢推出各項建案。 

  (三)低利率造成龐大金流 

  房貸利率五年內處於低檔,依據最新統計各大銀行平均不到2%,加上民間投資意願不高,低利率催生的龐大金流,開始湧入房市。尤其台北市更因為贈與稅的下降,吸引富人將高單價豪宅視為合理節稅工具,精華地段房價整整漲了一倍,明顯脫離民眾負擔能力。然而,從知名建案點燈率僅一至三成來看,顯示重複購買的比重偏高,房價上漲並非來自國民所得增加,而是建築在低成本資金、高投資獲利心態上,不利於市場整體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