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從曹操墓被質疑看如何對待歷史發現

http://www.CRNTT.com   2010-01-04 11:36:01  


有關“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會上引發了諸多討論。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荊楚網今天發表評論員劉力的文章“從曹操墓被質疑看如何對待歷史發現”,文章表示,“揭開‘曹操墓’疑冢之謎,需要理性、嚴謹、求實態度,這不僅是科學精神的體現,也是彰顯對歷史的尊重…隨著曹操墓的挖掘和出土文物論證認知,筆者期待新的有價值的考古發現、DNA鑒定報告來佐證‘曹操墓’真偽,那麼關於曹操的眾多猜測和未解之謎,或許從此逐一揭開。”其內容如下:

  有關“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會上引起諸多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著名漢魏考古學家劉慶柱1日在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安陽曹操墓的證據已經足夠,如果是“業內人士”提出異議,就不能說外行話,應在考古學學科內討論問題,要說業內的話,符合學術規範的話。(1月1 日新華網)

  按照文物挖掘保護的有關規定,為了慎重起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完所有文物後,還前後三次邀請了全國著名考古學、歷史學等權威專家召開論證會,對陵墓等級、墓主人身份進行了反覆論證,最終得出“西高穴東漢大墓就是曹操高陵”這樣的結論,公布程序應當說沒有問題。

  此前安陽考古專家提出六大“鐵證”,確認河南安陽一大墓被稱是曹操高陵,但隨後質疑之聲頻起,曹操陵為何沒有出土墓志?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都是從盜墓者手中獲得的嗎?確認曹操高陵證據何在?一系列的追問令曹操墓的真偽一時真假難辨。

  我覺得專家、網友質疑,並不過分,因為公眾要的是曹操墓知情權,而且這種知情權是建立在公開透明、科學基礎之上。所以,在確鑿證據未出現之前,之前有關方面給出“沒有到過考古現場,“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由,拒絕回應,缺乏足夠說服力,很難釋解公眾對曹操墓地真偽的疑惑,以致一些專家人士與坊間鋪天蓋地的猜測鵲起。另外,為何將曹操頭蓋骨扔在了墓門旁,對於墓地是否被報復性毀壞?這個謎團要隨著研究的深入才能解開。

  其實,人們關注“曹操墓事件”,體現了公眾對這位“特定歷史人物”的尊重。學者裴鈺聲稱,開發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帶來4.2億元的經濟效益。人們質疑不只是曹操墓本身,而是質疑曹操墓背後隱藏著商業旅遊、經濟價值和地方政府政治上的用意,可見社會、經濟效應遠遠大於學術效應。畢竟此前有過編織謊言的“周老虎事件”等前車之鑒。所以,在證據鏈的不完整情況下,尤其是缺乏DNA數據比對等令人信服科學證據情況下,河南安陽有關部門,確認其是曹操墓,難免讓人懷疑其背後隱藏商業利益而進行炒作。

  更為有趣的是,先前由於曹操墓沒有地面標識而在宋代後逐漸湮滅,成全了眾多關於“七十二疑冢”、甚至“竟在七十二冢之外”的傳說,也引發了安徽、河北、河南三地的各自尋找陵墓之旅。

  近年來,各地圍繞類似名人故裡之爭屢屢上演,在經濟社會之下,一些地方為了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內涵,提升其經濟社會價值,以此拉動本地GDP,本無可厚非,但打著歷史與文化名人旗號,一味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變味去挖掘歷史文化,這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對學術的褻瀆。事實表明,只有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用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古文化,才能讓歷史古跡煥發出時代生機。

  北宋王安石《疑冢》詩雲:“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隴畝,麒麟埋沒幾春秋。”時過境遷,魏武王千年後再成焦點。高陵被發掘確認,破解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我們相信,曹操高陵的發現,揭開了諸多歷史疑雲,激起新的三國研究熱,必將為曹操及漢魏歷史的研究開啟新的篇章。

  跨越千年滄桑,撣去歷史塵埃,追溯叱咤風雲的三國曹操,這位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一代政治家,文韜武略,統一了北方,改變了漢室奢靡的生活方式,因此對這位歷史上罕有的政治家、軍事奇才和詩人,竊以為,搶救性發掘固然好事,但對待曹操墓這一重大歷史發現與文物保護,還是客觀公正、小心求證為好。

  揭開“曹操墓”疑冢之謎,需要理性、嚴謹、求實態度,這不僅是科學精神的體現,也是彰顯對歷史的尊重。事實勝於雄辯,時間是有力的證明,隨著曹操墓的挖掘和出土文物論證認知,筆者期待新的有價值的考古發現、DNA鑒定報告來佐證“曹操墓”真偽,那麼關於曹操的眾多猜測和未解之謎,或許從此逐一揭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