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海問題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0-02-11 09:29:07  


 
  反觀某些南海周邊國家則把中國的“善意”當成“懦弱”,採取“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及“先下手為强”的單幹方式,意圖造成有效治理的事實,諸如越南、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最近在南海的一連串宣示主權與强化南海有爭議區海洋主權權利與管轄權的活動。一方面,這些國家援引1992年和1995年東盟有關南海的外長政治聲明,以及2002年中國與東盟所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對中方建立三沙市作出强烈反應,要求中國在南海保持克制,不要採取使南海問題複雜化的行動;另一方面在中國採取克制行為時,自己却不斷採取使南海緊張局勢升溫,不利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動作,如任命自己在西沙和南沙的“縣長”。更甚者,某些國家竟然不顧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的大局,徑自與西方發達國家簽訂勘探合作協議,在有爭議的南海海域進行石油鑽探工程招標、發包,後來遭到中國政府的强烈反對才悻悻罷手。

  反觀中國,在“南海問題”這個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重大問題上,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和平共處與睦鄰友好關係原則,主張有關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採取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因此時時受到民意“軟弱”的指責。事實上,中國之所以採取這樣的立場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考量:處理好“南海問題”對東南亞地緣政治的重大影響之一是使區域外强權無法利用此問題增加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或作為介入干預的藉口;其次,“南海問題”處理好的話,中國與東盟國家可進一步推動21世紀戰略夥伴關係;第三,處理好南海問題,把蛋糕做大,讓相關各方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都提高,這也是友鄰、安鄰、富鄰政策的具體表現。

  當然中國的“克制”並非是無原則的“退讓”。除了不斷通過外交途徑、新聞媒體表明立場,我南海艦隊還針對性地加强了海上軍事演練,做好隨時應對事態升級的準備。中國相關職能部門緊密合作,通過海事巡邏、科學考察和戶外競技等形式持續不斷地向國際社會宣示主權,海內外華人無線電愛好者4次登上黃岩島的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民間方式。為了加强對無人島嶼的系統管理,中國全國人大2009年12月2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該法將於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從而為島嶼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法理依據,彰顯了我國維護國家海洋島嶼權益的决心和意志。
   
  兩岸合作的可能性

  中國大陸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考慮是: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平解决。台灣方面也主張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平互惠的原則。海峽兩岸的南海政策目標是相一致的,團結禦侮也符合雙方利益,海峽兩岸也應考慮合作對東盟有關國家施加壓力。設若越南與菲律賓不願繼續執行《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的話,兩岸可在選定的南海區域進行油氣資源聯合勘查、開發活動,以收“敲山震虎”之功效,刺激越南、菲律賓重新回到合作的正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