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海問題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0-02-11 09:29:07  


 
  因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後雖然無法關閉“南海問題之門”,但有可能開啟另一扇相互合作的“機會之窗”。中國與東盟國家可以借助自貿區這一平台,先易後難,由低及高,從經濟到政治逐步展開有序的海洋經濟合作。除了分享南海油氣資源之外,維護海洋生態環境,開發南海風能、潮汐能發電,尋找新能源(如“可燃冰”),加强海洋科技合作等都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先期進行的南海“爭議海域”中菲越三國聯合勘探工作就是個極好的例證。由於各方對爭議地區的油氣資源誰都心中沒底,迫切需要獲取相關數據資料,各方實際控制範圍犬牙交錯,單獨勘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聯合勘探便自然地成為三方共同願望。而菲律賓、越南等南海周邊國家缺少的正是我們所富有的資金、技術和人員。

  在三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協議區的聯合勘探作業工作進展順利,儘管目前這一協議已經到期,但簽約各方仍在延續實施有關協議。三方聯合勘探行動再次證明了南海地區能源開發非零和博弈的可能性與合理性。雖然這次聯合勘探工作屬于摸清家底的初級合作形式,但更高級別的深入合作仍值得期待。現在的關鍵問題在於越、非領導人有無遠見卓識:是與中方精誠合作,聯合開發、共同分享南海油氣資源的盛宴,還是偷偷摸摸地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所謂的承包合同,在有爭議地區單幹?只有各方理性訴求經濟利益,才有合作共贏的美好前景。

  未來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應該是軟硬兼施、多管齊下。由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途徑切入,以雙邊協商帶動多邊合作,以强大實力為後盾促成友好協商,和平解决“南海問題”。預計東盟有關國家下一步的策略除了持續其片面宣示主權,採取各種與資源調查開發相關活動,以及增强海空軍力外,也將利用東盟的集體力量,結合區域外强權(主要是美國、印度及日本等),牽制、圍堵中國在南海的活動。

  針對東盟有關國家以加强內部團結向中方施壓的做法,中國應擴大自由貿易區啟動後的“蝴蝶效應”,以經貿利益牽制有關國家在“南海問題”採取不利中國的聯合動作,同時在雙邊層面,尋求與東盟各國加强全面合作。倘若作為東盟下任主席國的越南堅持一意孤行,繼續“挑釁”的話,中國除了採取强硬措施使西方國家石油公司知難而退外,還可以雙邊經貿往來為制衡,團結自貿區其它東盟國家,以東盟整體利益考慮,牽制越南之片面作為。 

  (作者宋燕輝為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楊凱為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博士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