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真的在衰退?

http://www.CRNTT.com   2010-03-16 11:38:33  


2010年3月8日,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刊登政論家西蒙·羅賓遜《歐洲難以置信的衰退》一文,不啻於給歐洲復興樂觀派澆上一瓢冷水。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最近一期《新民周刊》刊載評論員石渝的文章“歐洲真的在衰退?”,文章表示,“美國《時代》週刊渲染‘歐洲衰落論’,那麼中國怎麼看呢?《時代》週刊文章里處處拔高中國,有針對歐盟之工具意義,用‘中美共治’來刺激與美‘離心離德’的盟友歐盟,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對美刊的所謂‘歐洲衰退論’視以為然。”其內容如下:

  去年11月,比利時首相範龍佩當選為首位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歐盟總統”的誕生,被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歡呼為“解決了季辛吉提出的歷史難題”,歐盟將會發出一個聲音。擁有5億以上人口、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歐盟,被觀察家們不約而同定義為“超級大國”。

  然而,2010年3月8日,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刊登了政論家西蒙.羅賓遜的《歐洲難以置信的衰退》一文,不啻於給歐洲復興樂觀派澆上一瓢冷水。

  期望與現實

  歐洲有“歐洲大國夢”嗎?有。西蒙.羅賓遜回答說:“歐洲夢”中有這麼幾個必然要素:一是對世界區域問題的反應能力,如對世界熱點地區的迅速干預,提供經援和施加外交壓力,如不奏效,就派出軍隊武力解決;其二則表現在全球性問題的領袖能力上,如引導世界發起遏制全球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其三則表現在自己的市場經濟信心上,如相對於美國和亞洲“無恥”的自由市場經濟,歐洲社會經濟體系將是全球走出困境而必然參照的模式。

  正如西蒙.羅賓遜所言,《里斯本條約》後的歐盟,對以上三大問題都基本上交了白卷。在美國就阿富汗戰爭大舉“增兵”之際,歐盟則袖手旁觀,在美國和中國及俄羅斯頻頻就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密切磋商時,很難見到歐盟眾多領袖的影子,“總統”範龍佩稍動了一下親自出馬的念頭,就遭到歐盟各成員國輿論的“群毆”,被指責“有野心”,超越《條約》授權等。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是美國和中國在最後時刻促成了一項全球協定,而那時歐盟領袖則坐在冷板凳上。一向對自己的經濟市場體系“信心滿滿”的歐盟,當小小的一個經濟體成員國希臘發生了“債務危機”時,歐盟領袖卻吵成一團,似有世界末日來臨之感。這是我們以為的“強大”的歐洲嗎?

  歐洲正變得無足輕重起來。今年2月初,美國知會歐盟,總統奧巴馬將不會參加定於5月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美歐年度首腦峰會。美國白宮解釋說,美方從未承諾或安排總統參加美歐峰會,所以談不上“取消行程”。總部位於倫敦的歐洲改革中心負責人查爾斯.格蘭特認為,奧巴馬視歐洲為重要盟友,但不會感情用事,“他會用冷靜、分析的眼光看待盟友和夥伴國,一旦歐盟無法幫助美國解決全球安全等問題,他就不願在歐盟身上浪費時間”。格蘭特承認,歐洲人民普遍過著較舒服的生活,但國內的安逸生活並不一定就能轉化為影響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

  格蘭特曾寫過一篇論文,用的是充滿挑釁的標題:“歐洲注定要崩潰嗎?”雜誌主編羅西歐.卡拉西奧羅在意大利著名外交雜誌上撰文指出,歐洲患上了冷戰後遺症。習慣了冷戰時安逸地生活在美國安全保護傘下,在後冷戰時代的到來之後,歐洲領導人寧願把頭埋進沙里,也不願擔當責任,拒絕把美國的關切也視為歐洲的關切,總是說“伊拉克、伊朗、阿富汗,那是美國人的問題”。歐盟國家大都不樂意把歐盟視為一個應擔當大國責任的“國家”。

  歐洲力量的萎縮,讓西蒙.羅賓遜不勝感慨。“歐洲的立場究竟是什麼?”“假如歐洲消失了,還有人會注意到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