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實質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09:03:21  


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世界經濟增長出現復甦跡象。美國經濟比第三季度增長了1.53個百分點,按年率計算增長了5.7%;日本經濟比第三季度實際增長了0.9個百分點,按年率計算增長了3.8%;歐元區經濟增長相對緩慢,但同第三季度相比,也出現了0.1個百分點的環比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馬娟、穀重慶文章表示,2007年由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一度被人們視為是上個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衰退,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便開始步入復甦的軌道。從極度悲觀預期到謹慎樂觀的判斷,至少說明了人們在對本輪經濟危機性質的判斷經歷了一個漸進式的認識過程。

  目前的經濟復甦缺乏創新基礎

  文章分析,首先,在危機爆發初期,人們過多地將關注點放在了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衍生品的分析上,即認為投資銀行家的貪婪與金融監管的失靈是本輪危機的根本原因,進而推論出美國金融自由化及其理論基礎——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本輪危機的替罪羊,而必須予以拋棄。借次貸危機之機反思和批判經濟自由主義與市場原教旨主義,這在打破人們對西方主流經濟理論的盲目崇拜的思想桎梏上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然而,從次貸危機出發來否定金融自由化,本身在經濟邏輯上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金融自由化及其金融工程學的發展,主要針對的是經濟運行過程中的非系統風險,從表面上看,次貸危機是一個非系統風險,金融自由化在次貸危機面前的無所作為,似乎表明了金融自由化理論的缺陷和失靈。但是,這種推論的邏輯錯誤可能在於次貸危機的爆發可能並不是非系統風險積累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