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再平衡呼喚中美合作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0-04-04 08:49:23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正在沿著一種不確定的路徑走向再平衡。大國博弈成為這種再平衡路徑的主要特征。證券時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馬濤文章認為,目前中美之間圍繞人民幣匯率的爭論就是這個博弈的一部分。
“寡頭博弈”難以奏效

  文章稱,美國首先應該明確,兩國間“寡頭博弈”難以改變全球經濟失衡現狀。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並不是只有美元與人民幣兩種貨幣。相反,全球可以分為三大貨幣集團,並構成一種“金字塔式”結構。第一大集團,主要由中國、韓國、中國香港及台灣地區、東南亞國家組成,這些國家的匯率主要釘住美元,積累有大量外匯儲備,處在“金字塔”的底座位置,被稱為“釘住外圍國”;第二大集團,主要由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國家組成,這些國家主要實行浮動匯率制,對外匯市場極少干預,處在“金字塔”的中間位置,被稱為“浮動中間國”;第三大集團,與其叫作集團,不如稱為“一極”,由美國一家擔當,是整個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國和調節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中央銀行”的角色,其貨幣政策具有國際主導權,擁有向世界輸出貨幣的特權,處在“金字塔”的頂端位置,被稱為“核心國”。

  “核心國”與“中間浮動國”主要通過資本賬戶發生聯繫,而與“盯住外圍國”則是通過貿易賬戶發生聯繫,由此決定了歐美成為金融夥伴,美亞成為貿易夥伴。在全球經濟失衡的背景下,單憑中美兩國的博弈,顯然不能有效解決三大貨幣集團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全球化失靈引發危機

  文章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是因為全球經濟的失衡,而全球經濟失衡的重要原因在於“全球化失靈”。全球化失靈如同我們熟知的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一樣,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種客觀存在。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和地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個全球性的市場形成。但是這個市場不是同質的、完全競爭的市場,因而其內在調節機制必定存在缺陷,全球化失靈因此不可避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