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伊朗的壞消息:挨打或被制裁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09:20:47  


5月3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在第八次《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上發言。
  中評社北京5月4日訊/美法英等國千萬百計加快“制裁”伊朗的步伐,波斯灣地區的火藥味顯然已經越來越濃,《時代周報》昨日刊載文章“伊朗的壞消息:挨打或被制裁”,內容如下:

  伊朗軍方日前高調宣布,從4月22日起在波斯灣水域舉行大規模海空軍事演習,以此展示其保衛波斯灣和阿曼灣海上通道的決心。恰巧在同一天,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也指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無法通過對伊朗新的制裁決議的話,美國將認真考慮用其它方式解決伊核問題,而“軍事打擊方案從未從總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選擇中抹去”。波斯灣地區的火藥味顯然已經越來越濃了。

  聯合國安理會目前正緊鑼密鼓地討論如何對伊朗進行新一輪的制裁。伊核問題“六國機制”(即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也正在連日探討如何解決相關爭端。在紐約,國際社會已看到,為解決伊核問題的“雙道快車”正在齊頭並進與時間賽跑,而目的卻截然不同:安理會正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推動下,力圖盡快通過第四個對伊朗實施更為嚴厲的制裁方案;“六國機制”卻在與伊朗核談代表加緊談判,力爭在最後一刻說服伊朗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去年9月提出的濃縮鈾方案,以避免遭受新的制裁。

  前景雖然不妙,但至少伊朗可以在“避免遭受軍事打擊”與“遭受新的制裁”兩方面作選擇。如果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幾乎可以肯定伊朗不會遭受即時的軍事打擊,因為無論是美國還是以色列都不會在新制裁執行下對伊朗動武,至少不會立即動武;如果安理會無法通過新制裁,以色列和美國必將會把對伊軍事打擊的時間表大大提前,絕不會讓伊朗有更多時間進行軍事準備。根據美國情報部門最近的報告顯示,伊朗將在2015年前研製成功洲際導彈長程運載火箭,在3-5年內擁有核彈。因此,美國不會待本土安全受到威脅後才動手,早打比晚打更有利。

  與伊朗的選擇相比較,恐怕中國要做的選擇更微妙、更複雜。過去,國內輿論普遍不贊成中國投票贊成新的對伊朗制裁方案,認為中國在伊朗有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制裁伊朗會對中國利益造成巨大負面影響。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聯合國安理會三次對伊朗表決制裁時(1737、1747和1803號決議),中國都投了贊成票,而事後實際情況證明,決議執行後對中、伊兩國的經貿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現在,中國必須在“同意制裁”或“避免伊朗遭受軍事打擊”兩方面作選擇。如果投贊成票同意制裁,伊朗不會遭受即時軍事打擊;如果否決議案,新的制裁決議無法通過的話,等於間接鼓勵美國、以色列的下一步軍事行動。這顯然將會給中國的能源運輸線帶來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