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式救災”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0-06-22 11:45:02  


從“5·12”到“4·14”,兩年來“中國式救災模式”不斷為世人熱議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訊/除了感恩舉國體制的優越性外,我們對“中國式救災模式”應該有怎樣的反思呢?我們接二連三地遭受天災之苦,面對全國人民巨額的慈善奉獻,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交代?既然災難與平安共存,除了祈福明天更好,我們是否還應該讓所有人對今天充滿憂患和提防呢?最新一期《南風窗》雜誌登載中山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張和清的評論文章“‘中國式救災’的思考”,其內容如下: 

  到今年6月24日,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映秀社工站(前身是廣州市民政局支援建立的廣州社工站)已經在四川省汶川災區堅守近兩年時間。作為社工站的負責人之一,我既是5.12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參與者,也是這一過程的見證人。在映秀社工站建站兩週年之際,我想從5.12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的親身經歷,反思“中國式救災模式”。

  國際社會的救災經驗告訴我們,完整的災難救援及預防體系應該包括震前“防震減災”,震中“抗震救災”和震後“災後重建”等三個相互依存的重要環節,要構建科學而有效的救災機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抗震救災”的主要目標是緊急救援和過渡安置,“災後重建”的核心任務是社區民眾生計和生活的恢復重建,而“防震減災”則是平時倡導民眾居安思危,當災難來臨時,通過自救減低危害。

  從5.12汶川大地震到4.14玉樹強震,兩年來世人不斷熱議“中國式救災模式”。主流媒體在討論此模式時認為中國特色的災後救援創造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奇跡,“展現了一種舉世罕見的救災能力和國家精神”。從汶川和玉樹兩次大地震的經驗來看,中國式救災的奇跡主要發生在“抗震救災”階段,而在“災後重建”和“防震減災”的環節上,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深思。

  “抗震救災”的奇跡

  無論在四川汶川,還是青海玉樹,中國式“抗震救災”精神令世人稱奇。奇跡首先發生在當災難一旦降臨,國家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此所謂“兵貴神速”。在震後第一時間國家領導人親歷現場,直接促成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大好局面。從震後第二天開始,冒死進入震中映秀的解放軍打出“鐵軍來了,汶川不哭!”的旗幟鼓舞民眾,激勵自己。從這天起不到10天,士兵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挽救生命、掩埋屍體、清理廢墟、搭建帳篷、安置群眾。一個月之內,映秀的每一位倖存者在軍用帳篷前埋鍋造飯,在野戰醫院裡免費看病,在野戰軍車上免費洗澡……

  玉樹震後部隊用兵更是神速。據報道,“震後10分鐘,駐玉樹部隊850人展開救災;不到3小時,第一支救災部隊4000人從西寧出發;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110人,11小時抵達災區;震後30小時,從後方倉庫緊急調運10萬人份的野戰食品到災區;第一支醫療隊災後12小時抵達災區,48小時內又有9支醫療隊、3個醫療防疫小組、1個飲食裝備技術保障隊抵達災區,做到了行動急、到位快。”

  除此之外,舉國體制下的對口支援也在“抗震救災”中創造著奇跡。震後60餘天廣州援建映秀2500套板房交付使用,幾乎所有倖存者都住進了過渡安置房。一時間“廣州”成為映秀人民心目中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汶川地震震出了國人的社會良心。在“抗震救災”階段,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紛紛登台亮相,他們用行動詮釋自己的角色。在映秀,社工充當資源鏈結者的角色,將最寶貴的資源送達最需要的人群,發揮了政府救災拾遺補缺的作用。志願者們用“帳篷小學”陪伴倖存學生度過最難熬的日子。

  總之,正是依靠舉國體制的優越性,最大限度地將國家機器和社會各界快速動員起來,大家協同作戰,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無論是汶川,還是玉樹,沒有發生騷亂,政局穩定,民眾最基本的需求得到及時滿足——第一時間挽救生命,第一時間住進帳篷,第一時間吃到熱飯,第一時間穿上棉衣,第一時間防禦疾病……重獲新生的民眾,內心充滿感激,這切實提升了黨和政府的威信與合法性。當士兵們深入映秀最偏僻的一戶人家幫助清理廢墟時,村民熱淚盈眶地說:“你們是黨中央派來的,共產黨好啊,要像1933年那次地震,我們早就死光了!”一位玉樹的老人說:“今天玉樹的藏族群眾一看到解放軍就喊‘神’,一看到民政就高興,因為從山上看結古鎮全是‘民政’兩字(帳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