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印度經濟2014年或超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0:18:34  


 
新聞鏈接:印度經濟2014年或超中國

2010-3-24 9:22 易闊每日財經  

  近日,印度經濟增速可能超過中國的預測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印度財政部部長普拉納博.穆克吉表示,印度經濟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和中國並駕齊驅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而印度財政首席經濟顧問考希克.巴蘇更是大膽預測,印度經濟增速最快可在2014年超過中國。對此,許多專家學者衆說紛紜。沃頓商學院教授哈伯.辛格(Harbir Singh)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無論經濟增速如何,“作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首先需要找到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印度經濟2014年或超中國

  哈伯.辛格表示,中印是兩個人口大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都有著很大的貿易順差。但中國長期以來非常重視硬件建設,將製造業作為發展的基礎,是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大國。而印度則更加重視教育科學以及醫學制藥領域,是以服務業,特別是工程設計的出口為主的出口大國。“如果說印度的軟件和中國的硬件加起來的話,那真可以稱得上是珠聯璧合。”

  “且不說在優勢產業方面的合作,光是兩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就已經給雙方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機會。”哈伯.辛格指出。他表示,中印兩國地理位置上相當的接近,運輸成本很低,中國可以把製造業的產品出口給印度,而印度也可以在醫藥和IT領域與中國有更多的合作。同時,由於中國和印度的大多數人口還處在中低收入水平,兩國也可以合作開發出更多新的業務為這一階層服務。

  “在未來的15年到20年,你會看到中國和印度將擁有更多的經濟實力,因此發展一個亞洲經濟共同體是大有可為的。一方面它有自己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哈伯.辛格認為,“拿中國來說,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現在非常大,因此這就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增加了很多的靈活性。同時,中國有很強的製造業,因此中國所消費的產品可以自給自足的,不依賴於進口。另外,由於中國和印度都有大量的年輕人,隨著他們的長大,會有更多成熟的勞動力補充上來。所以說,亞洲經濟強大有三個原因:第一,在未來15年勞動人口比例仍然很高;第二,有巨大的市場;第三,經濟體技術的發展創新能力越來越強。”

  但他同時也強調:“我相信西方的經濟仍然會保持強大,因為他們也會找到解決現存問題的辦法。未來,西方仍然是產品和服務的買方市場,但是從技術出口來講西方和東方都會有新的進展。我不認為亞洲的經濟發展會影響到西方經濟,因為亞洲經濟的發展依賴於政治穩定和和平,而無論是誰要謀求發展都要以穩定和和平為基礎。”

  而目前,無論經濟增速如何,未來會有多大的發展,哈伯.辛格認為,當前中印兩國要做的首先是找到有別於前人的新的發展模式。

  哈伯.辛格說:“當人民富裕了之後,他們也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需要空調和汽車,但這些都會帶來污染也造成更多的碳排放。因此,中國和印度在發展的同時,都有責任找到不同的發展模式,而不能採用美國的模式,否則的話會造成更大範圍的污染。比如,中國現在的高速鐵路的開發就是一個很好的新模式,能促使人們改變出行方式——坐火車而不是去開車。而印度則開發了大量的生物燃料和可替代能源來替代傳統人力勞動。兩個國家雖然在可持續發展上都有很大的進步,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劉婷婷 中華工商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