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經貿發展不應以大陸為假想敵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07:56:07  


六輕、國光等事件反映兩岸應該是互補而非競爭,台灣遲早要放棄部分不適合在台灣發展的產業。
  中評社台北8月2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台灣最近連續爆發雲林台塑六輕大火、苗栗科學園區、彰化中部科學園區四期土地徵收等抗爭事件,由於選舉接近,馬政府最後都妥協於居民訴求。根據統計,受到六輕煉油二廠全面停工影響,台塑旗下四家公司股價光是上周已跌掉將近新台幣674億元市值。這一連串抗爭不會是個別事件,後續對台灣招商、引資將會有長遠影響。 

  在六輕及徵地抗爭之外,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也裁定暫停中科四期開發案,加上先前國光石化(八輕)、及台塑六輕五期環評審議不順,讓目前台灣最具指標的三大投資案,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六輕五期恐將在環保壓力下,面臨重大的挑戰。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就表示“國光石化,死心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更在被學者重批“台灣之恥”後灰心到說要出走。 

  台灣民眾環保意識提高是社會進步的過程,然而在地狹人稠環境下,若要採行超高環保標準,最後勢必得犧牲部分產業。早年台灣許多工廠移到中國大陸、越南等地,除人力成本因素,部分也是因廉價用地難以取得、環保標準日益提高,無法在台灣生存。最近這一連串徵地、環保抗爭,社運再起,儼然又重回當年,會不會形成擴散效應,有待觀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