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如何找到中國改革的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0:03:41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中國因為改革難以進行,社會矛盾突出,民怨很深,在這個時候並非簡單的政治改革可以解決問題。很多人要求政治改革,主要是鑒於既得利益集團強大這個事實,希望通過政治改革來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來推進改革。但從各國的改革經驗來看,政治改革搞不好反而會鞏固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可以搖身一變,用各種‘民主’的手段來阻礙改革進程”,那麼,如何找突破口呢?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新加坡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如何找到中國改革的突破口?”:

  今年是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開局年。開局年怎麼走事關重大,決定著今後五年中國的發展方向。已經發表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使用了“攻堅”的概念,甚為貼切。這些年來,在很多方面,中國的改革似乎已經遇到了瓶頸,停滯不前。一些觀察家甚至認為有往後退的趨向。毫無疑問,改革必須深化。不改革,就沒有出路,這是多年來中國從領導高層到黨政官員到民間社會的共識,可能是唯一的共識。

  關鍵在於,如何“攻堅”?“攻堅”就是要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或者切入點。而要找到突破口,就首先要回答“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繼續和深化,要“攻堅”就要看看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什麼已經做了?什麼還做得不夠?什麼還沒有做?為什麼沒有做?

  很顯然,自2002年十六大開始,社會政策的改革和重建逐漸成為中國改革的頭等議程。而社會改革第一次比較系統的表述,就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為什麼要進行社會政策改革?從中國經濟社會轉型來說,社會改革就是要完成三大任務。第一就是要配合經濟改革。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改革,摧毀了原來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政策。早期改革者沒有把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區分開來,導致社會政策的很多方面被經濟政策化。社會改革就是要糾正這種政策趨勢。

  第二,社會改革是要深化中國總體改革。經過1990年代的經濟改革,中國已經確立了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制度,要深化改革,就必須把重點轉移到社會政策領域。第三,要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尋找新的基礎,主要是建立消費社會,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制度基礎。道理很簡單,在社會政策和社會制度包括社會保障、醫療、教育、房地產等缺失的情況下,消費社會難以建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