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懷疑”成部分中國人生活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1-01-18 12:07:00  


 
  除了自己,還能相信誰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在一次公檢法系統筆試中讓18位少先隊員來監考,結果抓出25個作弊的。公檢法的責任是維持社會正義,他們自己內部的公平卻要未成年人來監督。

  我們活在兩個世界。現實中,我們不相信一切陌生人。我們明哲保身,安安穩穩做沉默的大多數;家家都安防盜門,低層住戶都裝防盜網;我們不敢讓小孩自己上下學,學校門口有警察維持治安;我們對陌生人充滿警惕,人口普查遭遇入戶難。虛擬世界里,網絡是那件神奇的衣服,把大家全變成了蜘蛛俠。現實到了網絡就完全調了個兒:發言者陷入沉默,沉默者開始發言;權貴默默退後,草民成了主角。

  所以,一些人說,現在的人很虛偽。這種虛偽甚至滲入我們的教育。百度百科有個詞條“偽文章”,指的是不惜通過虛構事實表現真善美的小品文。其煽情和編造手段之虛假嚴重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代表作就是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一面五星紅旗》。給兒童愛國主義教育沒問題,關鍵在於以什麼方式進行這種教育。當“偽文章”充斥教科書,虛偽就不僅變得可以接受,而且成了準則。

  從某種角度,許多人的虛偽不是虛偽,而是“務實”,是我們多少年來在理論與實際、語言與行動、書本與生活、理想與現狀的巨大反差中總結出來的“智慧”和生存之道。比如,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老人當街摔倒我們不扶,因為有“彭宇們”的前車之鑒。這不等於說滿大街的老年人都準備訛人,相反,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是善良的。但疑慮是一種心魔,一旦迅速傳播很難治愈。

  普遍的強大的疑慮已經成為社會的“精神疾病”。假的我們不信,真的我們也不信。當“77元廉租房”引發的憤怒被證明是一起謠言時,我們也會陷入迷惘:除了自己,到底我們還能相信誰?

  也許只能信小孩子。北京一名11歲的小學生去年在老師幫助下做了一個簡單的食品安全測試,發現他隨機選擇的14種鮮蘑中有13種經過漂白處理。而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進行的調查稱,北京市場上銷售的蘑菇97%未檢出漂白劑,可以安全食用。一個是小學生的隨機調查,一個是政府部門的“權威發布”,你該相信誰?對1100多人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人相信小學生的檢測結果,只有8個人說他們對政府部門的檢測有信心。

  不只普通人相信小孩子,一些地方有關部門也在公開或半公開地表達著自己對於成人的不信任。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2009年7月在全區公檢法系統筆試中讓當地18位少先隊員來監考,結果抓出25個作弊的。公檢法的責任是維持社會正義,他們自己內部的公平卻要未成年人來監督。

  “國民不相信運動”症結

  今天的什麼都不信和幾十年前的盲信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信任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而關係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對陌生人的不信任只是當前“不信任文化”最末端的表現。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國牆》一文中說,中國沒有“柏林牆”,但由高強度的“不信任”砌成的“牆”卻存在於社會各個群體和各個角色之間,在政府和人民之間,在窮人和富人之間……不一而足。

  信任是人與人交往合作的基礎。無論夫妻關係還是官民關係,沒有信任就只剩下彼此哄騙,自欺欺人。像那個段子形容的:官員們哄百姓開心做做秀,下級哄上級開心做做假,丈夫哄老婆開心做做飯,自己哄自己開心做做夢……哄來哄去的結果就是魯迅說的比真的做戲還要壞的“普遍的做戲”,也是嚴複所說的“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作於偽,終於無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