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紅會醫院將活嬰當死嬰的四重追問

http://www.CRNTT.com   2011-11-06 09:35:36  


  
本次事故是許多醫療事故的一個縮影 
 
  我國新生兒死亡率在下降,但窒息一直是死亡主因之一

  所謂新生兒指的是尚未滿月的嬰兒。今年9月,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馮星淋博士、郭岩教授與倫敦衛生與熱帶病學院Carine Ronsmans教授合作撰寫的《關於中國住院分娩策略和新生兒死亡》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中國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監測點數據,分析1996年~2008年中國150萬名活產新生兒的死亡情況發現,12年間中國新生兒死亡率下降過半,住院分娩可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的比例為48%~70%。而根據這份論文的研究數據,城市和農村地區排在前兩位的新生兒死亡原因分別為窒息和並發症。在城市,醫療條件更好,新生兒死亡率比農村小很多,不過,窒息從96年到08年一直都是新生兒死亡的主因。

  這也和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符合,報告顯示,中國新生兒死亡率大幅下降,新生兒死亡數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窒息是主因之一。
 
  許多窒息這樣的新生兒死亡案例是可避免的

  窒息這樣的新生兒死亡誘因是不是可以有效避免呢?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的報告顯示,在預防此類死亡方面,人們已掌握了有良好文獻記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法。

  我國也是如此。一份2006年的學術論文稱,通過對培訓後按我國第4套新生兒窒息復甦方案和指南復甦的6885例病例分析,規範正確的復甦技術能減少80%以上的窒息死亡,2/3以上的近死產兒可以復甦存活,且大多數沒有後遺症。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曾經對南海區2002年10月~2004年9月死亡的311例圍產兒死亡情況進行分析。(圍產期是指從妊娠第28周至出生後7天的一段時間。)結果發現,窒息是第二大死因。而這311例中可以避免死亡的占11.25%,創造條件可以避免的占36.01%。

  以上的數據都表明許多的新生兒窒息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除了要“創造條件”而外,責任心絕對是一大問題。南海區紅十字會醫院正是沒有盡到責任,倘若沒有被及時發現,豈不是又是一起可避免死亡的新生兒死亡案例。
 
  職業責任的缺乏和醫院管理的混亂是導致醫療事故的直接主因

  從本次活嬰當死嬰事件中,可以看到很多問題,比如醫院的管理缺陷,比如醫護人員缺乏職業責任感,比如有規章制度卻不按章執行。

  事實上,產科一直和骨科、普外科並列醫患糾紛的三大重災區。今年衛生部相繼發布了兩期《醫療質量安全警訊》,產科就是第二期的主題,第一期是骨科。而跟產科有關的醫療糾紛有產婦產後出血、新生兒死亡、新生兒缺陷等等。

  到底是什麼讓產科的醫療糾紛發生得這麼頻繁?這既是因為生產本身其實風險不小,普通民眾很多對風險估計不足,更因為一些人為因素。《中國衛生事業管理》上的一篇文章在分析了幾十個醫療糾紛案例後就認為,手術操作不當、產前觀察不力未能適時終止妊娠、漏診誤診、告知不當、病史詢問不仔細、病例書寫不規範等是引發婦產科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衛生部的“警訊”中有個很好的例子,衛生部委托了專家對16家國內水平較高的三甲或者專科醫院進行飛行檢查,調查了早產兒安全用氧及視網膜病變診療質量安全,評估結果為優的有7家,為良的3家,為中的6家,評估結果還只分優、良、中三等,滿分16,最差的一家只有4分,這些還是全國非常好的大型醫院。

  事實上,在別的種類的醫療事故中,也有這樣的情況,衛生部的“警訊”第一期提到,引發骨科醫療事故的原因包括職業修養及責任心不強、對診療常規不重視、骨科專業醫師基礎知識及技術能力較差、與病人溝通欠缺、骨科手術分級准入機制有待加強、多學科合作仍有缺陷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