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恢復中國事務部之後有何相應配套措施?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8:43:02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中執會正式通過恢複設置“中國事務部”後,親自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訊/昨日召開的民進黨第十五屆中執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央黨部組織規程條列》修正案,決定恢復增置“中國事務部”。對此,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的富權文章“恢復中國事務部之後有何相應配套措施?”指出,蘇貞昌主導民進黨恢復了“中國事務部”,等於是否定了當年游錫堃將其併入“國際事務部”的旨意,而當年撤銷“中國事務部”的做法,是游錫堃秉承陳水扁“一邊一國論”的旨意,主導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的配套措施之一,由此,蘇貞昌是否會進一步,對《正常國家決議文》進行檢視一番,使之與恢復“中國事務部”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文章詳論如下: 

  昨日召開的民進黨第十五屆中執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央黨部組織規程條列》修正案,決定恢復增置“中國事務部”。會後,蘇貞昌主席親自出席記者會說明內容,他是使用了“恢復設立”一詞,而非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前日所使用的“增設”。這當然是實事求是之舉,但可能會令當初主導撤銷“中國事務部”,將其業務併歸入“國際事務部”的前主席,現任中執委暨中常委的游錫堃感到尷尬。因為此舉等於是否定了其於整整五年前作出的撤銷“中國事務部”的決定。

  當初游錫堃決定撤銷“中國事務部”,除了是配合其主導民進黨第十二屆第二次“全代會”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之外,還有一個客觀上的原因,就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的各個一級部門,都是為選舉而設,而“中國事務部”卻在選舉中使不上力。本欄二零零七年七月十二日《民進黨撤中國事務部意欲何為》就分析指出,在民進黨中央黨部的十五個一級部門中,除主席室、秘書長室、秘書處、財務委員會是行政財務機構,民主學院是培訓骨幹的黨校,政策委員會主要為黨團服務,國際事務部專責國際黨際交流之外,其餘文化宣傳部、組織推廣部、社會發展部、青年發展部、民意調查中心、族群事務部、婦女發展部,都是“選戰機器”,在選舉中起到組織動員各所屬對象人群的作用。國際事務部雖然不屬“選戰機器”,但卻有助於民進黨的對外黨際交往交流活動。只有“中國事務部”既未能在選戰中起動員作用,又未能與大陸地區的政黨進行黨際交流交往, 而且與“陸委會”的龐大資源相比,也難以向執政黨及當局提供系統、完整的大陸政策建議,也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因此,當要實施精簡機構時,“中國事務部”就第一個成了被“開刀”的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