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祝華新:打撈沉沒的聲音

http://www.CRNTT.com   2012-09-19 12:02:41  


 
兩個輿論場如何打通

  祝華新1979年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那時候,大規模的撥亂反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大潮,“我們天生對‘文革’式的專制極權比較反感。”本科畢業後,他在中國社科院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當他1986年進入《人民日報》工作時,趕上了新聞改革的黃金時期。記者被推上了改革的潮頭,有的記者出去一個星期,會扛一麻袋讀者來信回家。但在祝華新看來,這和今天都沒法比。如今,新浪微博每天有兩億條貼文,天涯社區每天有5萬條新帖,比兩麻袋的信息量多多了。“互聯網是一個社情民意湧流的時代,遠遠超過新聞改革全盛期的80年代。”

  80年代過後,是沉悶的90年代。思想界普遍壓抑,市場經濟大潮初起,文人們難以自持,無法找到定位,有一個很長的仿徨期。直到微博時代,民眾的意見表達和意見領袖的作用才真正起來。在祝華新看來,如今的互聯網不光是個意見交流平台,還成為國民新生代文化人格養成的土壤。但這個土壤還有些貧瘠,沙化嚴重。互聯網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政治改革的一種社會心理氛圍。

  今年8月4日,律師甘元春在微博上爆料:湖南永州,幼女遭強暴的母親唐慧因上訪而被勞教。這條微博被轉發11萬次,評論3萬多條。《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次日對唐慧案做出了回應:“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應只有GDP和奧運金牌,複雜的數理模型中,更應包含百姓的權利與尊嚴、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這條微博被轉發13萬次,評論4萬多條。此外,“新華社中國網事”官方微博“三問永州”,以及更多的媒體跟進,幾天之後,唐慧被釋放。

  最近一段時間,體制內媒體在互聯網上屢有值得稱道的表現,讓人們看到了與以往印象中不太一樣的“面貌”。而近年來,《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也常有“驚艶”表現。祝華新把體制內媒體的這種現象歸結為:打撈沉沒的聲音。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有一種非常權威、犀利、清新的感覺,一改官方媒體長期以來給人的呆板印象。因為它敢講話,語言的表達很生動,而且跟網民的互動也很好。不管是謾罵的還是攻擊的,它都沒有去删,讓你們去說,耐心等待。他們組織了一批高素質的人,當作一個重要機構去設置,這跟其他官微不太一樣。”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範以錦說。

  範以錦認為,“中國的媒體,不論是中央媒體還是地方媒體,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要考慮整個中國社會政治生態環境,要考慮官方的意圖,同時也要考慮民意,兩者要結合起來。”這個看法與祝華新打通兩個輿論場的看法近似。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對祝華新有很深的印象,“他是一個比較另類的人,雖然在體制內,但他會用體制外的視角進行思考,對公眾的立場特別熟悉,對草根有體恤之心。他不僅把自己當作《人民日報》的參與者,也當作觀察者。他是一個謹慎的諫言者,也是一個積極的搭橋者。”張志安聽過祝華新的講座,認為他對80年代《人民日報》的理想主義有很多堅守和擔當。“他從那個理想主義年代一路觀察和實踐過來,對體制改革有深深的擔憂。”

  面對政府和官媒在公共事件發生時態度上的一些改變,張志安認為,“在推動這些改變的積極力量當中,也要寫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一筆,他們擁有天然的行政資源和媒體背景,所進行的輿情分析不能等於高校所做的科研分析報告,這一方面是一份研究報告,也可以把它當作體制內清醒者發出的一種聲音。”

  張志安覺得,應該理性看待人民日報官微。“人民日報官微在表達方式上有些轉變,但這不意味它獲得了相當大的認同。它還是一種分裂的存在。至於它在微博上代表公共視角的發言增量部分能不能改變它的存量,這個大家並沒有看出來。所以,單靠微博的影響力是有限的,這跟其他重要市場化媒體持續不斷地從公共視角和民間立場進行新聞監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在今天,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的隔閡甚至對峙越來越嚴重。祝華新認為,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的周克華事件。無論官方怎麼辟謠,老百姓就是不信。如同一個網友說的:就是打死也不相信,何況人都打死了。政府正面臨“塔西佗陷阱”——當政府缺乏公信力時,無論你做好事、做壞事,無論說真話、說假話,大家都不信。祝華新分析了今天我們面臨的兩個局面。一方面,基層的官場日益遲鈍、顢頇和蠻橫;另一方面,知識界越來越激進,勞苦大眾越來越失去耐心。“我們有沒有可能走出第三條路線,走出一條理性中道的路線?”這是他思考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